大渡河的铁索桥传说(简短)?
大渡河铁索桥的故事如下: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 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 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 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 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 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 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 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 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 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七律长征的故事铁索桥?
毛主席在《七律·长征》里写到:大渡桥横铁索寒。从清朝修建,泸定桥铁索跨越300多年历史。很多人并不知道,有一支修桥工匠组成的幕后军团,一直守护的这座英雄之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段生锈的锁链就来自于长征路上的著名战役——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曾赤手紧握着这条铁索链,夺取了泸定桥,越过了大渡河天险。
大渡河铁索桥的故事?
红军飞越铁索桥
1936年正月,正是人们过春节时。红军来到鸭池河边,站在岸上看见滚滚乌江水,两岸刀劈悬崖,正为过江发愁。远处来了一个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赶路,红军并迎上去,这个小伙叫赵有石,帮入挑脚到修文后回老家黔西的,见红军赶来想躲避,由于红军来得太快没来得及避开。红军见赵有石空得破破烂烂,粗脚大子地知道是个贫苦农民。便问:“你知道铁索桥在什么地方?”赵有石不知来人底细,只随门应付几句就想走。红军飞越铁索桥
1936年正月,正是人们过春节时。红军来到鸭池河边,站在岸上看见滚滚乌江水,两岸刀劈悬崖,正为过江发愁。远处来了一个小伙子急急忙忙地赶路,红军并迎上去,这个小伙叫赵有石,帮入挑脚到修文后回老家黔西的,见红军赶来想躲避,由于红军来得太快没来得及避开。红军见赵有石空得破破烂烂,粗脚大子地知道是个贫苦农民。便问:“你知道铁索桥在什么地方?”赵有石不知来人底细,只随门应付几句就想走。
红军问他:“你见过红军吗?”
赵有石说:“没有见过,只听说去年红军到遵义打富济贫,穷人都得到了救济。昨天我在修文听说红军又要回来了,穷人们高兴得很。”
红军对他说:“我们是红军,是毛主席领导的红军。”
赵有石对身着便衣的红军上下打量一下后便问:“你们红军不兴穿军衣吗?”
红军说:“穿!我们是便衣前卫。”
这一说赵有石心里明白了,可又想心里发愁了。红军见赵有石转喜为愁,是不是有什么顾虑。赵有石说:“铁索桥有百丈高,两岸的路又生得奇,不说有保丁持枪把守,只要有一人拿把刀守住,你就是有千军万马也休想过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铁锁桥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铁锁桥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