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第一权臣?
穆彰阿,满洲镶黄旗人,汉语的意思是“当然、诚然”之意。这个出身官二代的满洲官员,在嘉庆十年(1805)二十四岁的穆彰阿考取进士,并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启了仕途快车道。满洲子弟向来注重骑射,多以做内廷人员开始逐渐走向从政,而穆彰阿却是满洲贵族子弟为数不多的喜欢学习并拔得头筹的青年。在当时一百二十余名的进士中,满蒙汉八旗子弟仅仅占四人,穆彰阿的表现非常耀眼。不光如此,命运仿佛格外眷顾这个青年,他的老师英和成了当时的吏部尚书,对于穆彰阿来说可谓近水楼台。仅仅用了九年,穆彰阿就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穆彰阿
嘉庆帝非常注重这个满洲青年官员,认为他“年方立壮,令其留心学习”于是决定给他再加加担子,让他兼任刑部侍郎。然而在刑部穆彰阿一次上奏二十三件判决本,其中有二十二件是“斩立决”。一向以宽仁著称的嘉庆帝一看到送上来这么多++案件,一定是“因循积压”,认为穆彰阿对刑部事务“全不究心”,将其从吏部侍郎的正二品降为从三品,而且是“候补京唐”。
穆彰阿最大的能耐就是关键时刻哪里跌倒哪里再爬起来,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让嘉庆认为他是人才难得,五月份就着手安排让他复出,重新担任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一年后又让他兼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手中握有重要兵权。在嘉庆一朝,可谓是穆彰阿能文能武岗位历练的重要时期,虽然短暂跌倒却神奇强势复出,在嘉庆晚期又出任左翼总兵,一时之间举足轻重。
风光无限在道光
如果说嘉庆朝是穆彰阿官场爬坡阶段,那么在道光时期,则是逐渐达到了政治巅峰时期,一时之间饱览了无限的政治风光。在四十岁的黄金年龄时刻,穆彰阿在道光的持续使用下,大力推进漕运工作,在出任漕运总督后,成绩显著。不久,穆彰阿在天津有处理了“北仓贮米变色”案,在此过程,对存在的问题穷追不舍,一直到把二品大院++查办才回京复命,这些都让新皇帝对他格外信任。道光七年,穆彰阿入军机大臣学习行走,成了有清一代满蒙翰林出身任军机大臣的第六位,其提拔速度和重用程度为清代一朝罕有。
王老吉的创始人是谁?
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像。
“王老吉”由王泽邦创始在1828年(道光9年),这一年世界上没什么特别大事,玛嘎尔尼和亚美士德来访已是十几年前乃至更早的事,印象最深的就是托尔斯泰是在这一年诞生。
传说“王老吉”中药源是一位广西道土“不语山人”传给王泽帮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信仰,这似乎暗示“王老吉”完全是中国文化和医学的结晶,而不同于洪秀全受西洋传教士的影响创立“拜上帝会”,我对洪秀全赴考时靠饮用“王老吉”救命的说法也不置可否。
比较有意思的是林则徐的故事。1839年,文忠公到广州来禁烟,患了风热感冒,随行医生也无良方。文忠公听闻此间有一“王老吉”治风热有效,便微服来到十三行王泽帮药铺,仅一包感冒便愈,自此“王老吉”名头大起。且不说名人效应对品牌传播有如何影响,这里“++”与“凉茶”形成有意思的对立:前者使人上瘾,毒害身体和心灵,还有“银荒兵弱”;后者良药苦口,难怪成为南粤居民的最爱。
在广州最早的凉茶铺旧址上,现在屹立的却是“新中国大厦”了。
下午4点,我站在靖远街新中国大厦前的阳光中,背后的车流仿佛很遥远。我知道这里曾存在过“王老吉”最早的凉茶铺,1938年广州会战中毁于日本人的炮火。这真令人神伤,日本人杀我民众,占我土地,又复绝我文化命脉。我想起张元济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在凇沪会战中毁于日本人之手时的悲愤和苍凉,老人对儿子张树年说“勿忘此仇”。国运家运如此,夫复何言?
新中国大厦巍然伫立,周边的人和车熙熙攘攘。我小心翼翼地向几位路人问起,可否知道这里以前的历史,他们的反应是一样的——不知道!我的反应,也是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对话林则徐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对话林则徐的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