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说谁?

1、《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

2、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3、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4、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兵家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兵家的核心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通过智谋和策略,使敌人在不进行直接战斗的情况下屈服。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诸子百家之一。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握奇经》等。

为什么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要用《孙子兵法》作为参考?

20世纪80年代,孙子兵法被西点军校列为课程参考书后,喜欢出口转内销的中国人突然就被美国的“孙子热”吹得找不到北。

而西点军校也只有2门课涉及到对孙子的学习,一门是“亚洲战争的历史”,另一门课是“战争和军事理论家”。这两门课都是历史系而非军事系开设的,孙子是被作为历史的角色来看待,而不是从他的军事哲学思想来学习。  2007年,西点军校的图书馆负责人、军事历史学家阿伦也表示,《孙子兵法》主要是供军事历史课等几门课程的教学用途,西点的学生大约有5%左右阅读过这本书。时任美国国防部新闻处主任凯克也表示,《孙子兵法》远未达到“军事圣经”的地位,只是用于军事史教学的一本普通教科参考书

西点军校的教科书很多,《孙子兵法》确实是其中之一。还有

《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普鲁士],

《制空权》——朱利奥杜黑[意大利],

《后军事教训》——毛奇[德国]等等。

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有什么关联?

《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有着密切的关联。《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战争为背景,反映了各个势力之间的交战与角逐,而《孙子兵法》则是古代兵法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策略和原则。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等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都深谙《孙子兵法》,并在战争中运用其思想和战术。

因此,《孙子兵法》对《三国演义》中的战争策略和战术起到了指导和影响作用,两者在战争策略和战术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孙子兵法》的核心是“不战”,整部《孙子兵法》的最终目的也是“不战”。

“不战”不是说就不打仗,其含义是“通过战争消灭战争”。

兵家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孙子兵法解读历史人物

《孙子兵法》又叫《孙武十三篇》,由军事家孙武所著,全书共有13个篇章,分别从战略、战术、战场、地理以及特殊技能五个方面经行论述。它被誉为“中国第一兵书”,但他不仅仅是一本讲如何作战的书,他是从全方位讲解了战争的艺术。
首先,就是要确定“打不打”的问题

孙武认为,最高的谋略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能不打就不打,能用嘴解决的就绝不动手。因为战争总会有损失,费时费力费钱。在打之前要想好,要不要打,能不能打赢,怎么打赢,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这都是在打之前要想好的。

兵家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孙子兵法解读历史人物


其次,就是确定“如何指挥”的问题

既然决定要打,那就要打赢。如何打赢,孙武告诉我们,要认清形势,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要虚实结合,你在了解对手的同时,对手也在了解你。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了解对方的同时,不让对对方了解你。做到了,赢的可能就大。

兵家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孙子兵法解读历史人物

第三,战场实际操作

孙武利用5篇的篇幅,讲述了在战场的“具体操作”问题。孙武认为首先要自己稳住,不给对方机会。然后再寻找战机,抓住对方的破绽,全力打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高手对决,胜负就在一瞬间。

第四,是地理的利用。将地理优势转化为自身优势

第五,就是使用“特殊技能”。要想成功就不能心软,欺骗放火都可以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孙子兵法解读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孙子兵法解读历史人物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兵家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孙子兵法解读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