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帅哥诗人?
一、潘安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潘岳不仅长了张锦绣皮囊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二十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来了兴趣,下乡耕田作秀,大伙纷纷写马屁文章。结果潘岳的赋作得最好。大臣们一看,这小白脸,算什么东西,马屁胆敢拍得比我们好!嫉妒得要死,立马赶他出朝廷。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先后当了河阳还令的县太爷,颇有政绩。风雅县令在河阳县种遍桃树,时人号称“一县花”。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阳任京官。几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
当时掌权的是丑八怪皇后贾南风。她外孙贾谧好结交宾客,组织了个文人团”二十四友”,为贾氏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潘岳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位。精彩之笔,当数搞垮太子的阴谋。具体过程如下:潘岳写了一篇狂草,贾南风派手下的宫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纸上啥内容。照着笔画胡乱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宝别人当然也看不懂,何况当时皇帝还是个++。这难不倒才子潘岳,他模仿笔迹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纸头上照原来风格添置笔画,成为反迹昭著的逆书。正是以笔为刀,杀人不流血!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借口报仇,兵变入宫除尽贾氏一党。潘岳从前就得罪过赵王伦的boyfriend孙秀,这会儿当然死翘翘,还是满门抄斩。他一生孝顺,却连累老母丧命于东市。不亦哀哉!
在历史上“酒人”有哪些?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高兴参与回答。比起当下劝酒的“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式的夸张劝酒法,老漁更喜欢古人:“酒钱不易得,空负酒人名”的酒桌上的幽默。何为“酒人”?也就两解:古代负责造酒工作的官吏,再就是喜欢喝酒的人。如此说来便好回答了,史上的那句:“杜康造酒刘伶醉”应该是对“酒人”这个词汇最完美的诠释。后人的“美酒赠英雄,佳酿予诗人”的赞美演绎了“温酒塹华雄”的气概和“举杯邀明月”的浪漫。酒文化的传承中,坊间对“酒人”都有过比较,除了对“酒圣”尊崇,对“酒人”的比喻多是些酒神,酒仙,酒徒,酒鬼的褒贬。至于“酒人”,酒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诞生的与酒有关的故事和人物太多了,众说纷纭,不一而论。如果让老漁选择,还是《水浒传》里鲁智深被酒精燃烧出愤慨“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醉打山门”舍我其谁的那种霸道,还有武松被酒精熏染的无畏“景阳冈打虎”,“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那种路见不平的震慑。最厉害还是非“悟空”莫属的酒后“大闹天宫”,不过这是神话……(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谁是历史人物喝酒最厉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谁是历史人物喝酒最厉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