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郯八景由来?
“古郯八景”又称、郯城八景!是古代郯国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的总称。
“郯城八景”原为郯封故墉、由吾仙洞、方湖连讴、白马渔唱、书院琴声、海楼云影、沂曲春波、马陵山月。清朝康熙年间,屈复客居郯城,更定如下八景。清朝康熙年间,屈复客居郯城,更定如下八景。
第一景《望海楼朝霞》
半 壁 云 开 海 宇 清,
石 楼 峰 外 日 初 红。
岚 光 浮 动 朝 蓬 岛,
霞 气 飞 来 过 赤 城。
不 辨 青 红 熔 晓 色,
安 知 山 水 有 真 情。
每 登 绝 顶 空 搔 首,
欲 驾 天 风 破 浪 SPAN>
第二景《石 门 夜 雨》
石 门 夜 雨
石 上 双 峰 咽 碧 流,
石 门 宿 处 雨 飕 飕。
天 连 蜀 道 郎 当 驿,
人 在 湘 江 远 客 舟。
明 月 有 声 光 欲 湿,
凉 风 吹 梦 意 兼 秋。
晴 岚 不 锁 潺 湲 水,
一 夜 潇 潇 送 旅 愁。
第三景《仙洞云壑》
仙洞云壑
洞 口 奔 流 挂 紫 烟,
土 囊 入 洞 石 空 悬。
横 溪 断 壑 深 无 地,
谷 转 奇 峰忽 有 天。
莲 叶 风 生 龟 出 曝,
松 花 雨 落 鹤 飞 还。
求 仙 亦 是 英 雄 事,
负 此 云 山 二 十年。
第四景《禹王台柳莺》
禹王台柳莺
禹 台 柳 色 绕 长 河,
黄 鸟 啼 花 白 云 多。
宛 转 无 心 逢 丽 日,
风 流 遗 韵 似 灵和。
暖 烟 叠 翠 飞 如 织,
郯国古城历史背景?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临沂市下辖的一个县,与江苏省交界。郯城县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历史非常深厚,在距今三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有一个诸侯国,叫做郯国。县城里有郯国故城,就是当年郯国的国都,不过还有一座郯国古城,很多外地人对此分不清楚。
郯国故城位于县城西北,是真正的历史遗址。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商王武丁封其子于炎地(今山东郯城)建立侯国,称炎国,后来演化为郯国。不过郯国在战国时期就被灭,关于郯国的历史史料并不多。
在郯国当地流传着不少故事,其中有一位郯国的国君郯子,还曾经是孔子的老师,这就是“孔子师郯”的故事。当时的孔子还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听说郯子学识渊博,特意前去学习请教。在曲阜孔庙的《圣述图》内有一幅插图叫《学于郯子》,讲的就是“孔子师郯子”的故事。
郯城县的读音?
郯城县的“郯”字,其正确读音为(tán)。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南部,地处鲁苏交界,为山东南大门、齐鲁之通衢,是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为鲁南“咽喉”之地。就郯城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郯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始皇该地区设立郯县,属郯郡,治所旧址在今郯城县郯城镇郯城北关。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今临沂市郯城县一带属魏国。
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下邳郡,郯县又隶下邳。郯城县自唐后期省入临沂县,历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在此长约500年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而易。元朝末年,恢复郯城县的建制。清朝时期,郯城县隶属于山东省沂州府。1994年12月至今,郯城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郯城的历史文化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郯城的历史文化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