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1、占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在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2、掠夺
士兵们在园内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
3、焚毁
在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圆明园事件来龙去脉?
圆明园事件也叫火烧圆明园历史上也被叫做第二次++战争,发生在清咸丰末年也就是公元一八六零年,起因是因为法国神甫在传教时身边有女++,当时清朝正实行不能私自传教的政策,因此,神甫和女++被抓,知县把神甫处死,英法为了大量向中国输入++换取中国的白银,借此事发动了第二次++战争,火烧了圆明园。
圆明园的历史故事简短?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1860年10月6日)法军进占圆明园,大肆抢掠和焚烧殿堂。次日,英军闯入园内疯狂抢掠和毁坏,三天内将这座中西建筑艺术毁坏殆尽,并付之一炬,使之变成一片废墟。史称“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康熙时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
当时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来,在其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_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后来被八国联军侵华一把火烧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火烧圆明园的有关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火烧圆明园的有关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