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的结婚习俗?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男女孩“花”着生。新人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压床”,意为新娘快快生个胖小子。
迎娶。迎娶的当日上午,新娘穿戴齐整后等待男方迎娶。新娘上轿时双脚不能着地,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放在轿中,娶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启程上路,娶亲来回不走同一路线。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燃放鞭炮以辟邪。
河南女孩结婚习俗有啥?
各地结婚都有各地的习俗,我们就从订婚开始讲讲河南女孩结婚的习俗都有啥。
订婚需要给订礼,有点像定金的意思,表示结婚这件事就确定下来了。然后要给结婚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结婚前一个月,男方需要带女方去买衣服首饰,衣服一般好几套,最好春夏秋冬都有,关键是买婚礼时穿的衣服。
接新娘的当天,新郎要在婚礼当天早晨亲自去接新娘回来,并且要去越早越好,据说越早福气越多。
新娘的弟弟或者侄子会“把轿门”,需要新郎的用足够的红包来打发,只是增加喜庆的氛围罢了。
新娘到新郎家之后,要拜高堂,跟我们电视里看的差不多,聘请司仪做一个仪式,然后女方就要改口叫男方父母为爸妈,这时男方父母是要给女方红包或者礼品的。
接着新人入洞房,年轻人会去闹洞房,一般他们会往新人脸上涂抹煤灰,增加一些搞笑的氛围。
婚宴开始,婚宴一般有要求,都是双数。一般是8个热菜8个凉菜8个汤,最低要求也要8个热菜4个凉菜。
三天后新娘子回娘家,娘家要开设酒席宴客。
以上就是河南农村婚礼流程,不过随着社会发展,有些也是按自己实际来确定。较偏远的地方可能稍有些不同。婚礼应该是热闹喜庆就好。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闹新婚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闹新婚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