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甘肃陇西习俗?
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很多地方包括甘肃陇西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甘肃陇西订婚风俗流程?
如果对方接受提亲,接下来就进入订婚阶段了。订婚阶段主要是男方下定,然后择吉举办订婚宴,向亲朋好友宣布两家即将结成秦晋之好。
下定指的是男方在约定期限将彩礼送到女方家里。其中主要是礼金、聘礼以及各种其他礼物,如首饰、衣饰以及当地结婚风俗中应置办的喜饼、喜面等。
女方一旦接受了男方下定,则意味着新人的婚事基本已经确定,接下来就要举办订婚宴,邀请亲朋好友见证双方婚约的订立。订婚宴之后就代表新人的婚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陇西秧歌赶鹅词?
陇西习俗,初九是玉皇大帝圣诞,各处秧歌就得出马,先在庙里敬神,为神演出,这就算秧歌起驾了,连续9天到正月十七卸驾为止。秧歌队伍在行进中有一定的次序:领头是掌"膏药伞"的,头戴毡帽,反穿皮袄,脖子上挂一串铜铃,前后小跑传递信息(进场或唱或说吉祥如意的赞语和祝福的贺词,演出时场内外传话);
甘肃订婚风俗流程?
1、议婚:旧时甘肃汉族缔结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不见面,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男方请媒人寻访合适的女子,备礼物去女方家说亲,称为议婚。议婚的内容包括青年男女的姓名年龄属相人品健康状况,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财产地位为人口碑,男女双方和家庭各有什么要求等。
2、订婚:挑选双月双日(良辰吉日)订婚,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点心连瓶酒(两瓶酒用红头绳捆在一起,这种隆重而繁琐的订婚仪式显示了对婚姻的高度重视。现在这种订婚的礼仪在甘肃还是保留下来了。很多传统的家庭在订婚中还是这么做的。
3、下彩
4选定婚期
甘肃婚俗流程:
1、订婚:男女双方见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后,预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俗称"提提合"或"下定礼"。
2、下彩:订婚后,男方逢年过节或平时都可去女方家。
3、结婚:男女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婚礼。男家俗叫"娶媳妇"。女家俗称"嫁丫头",出嫁日称"催妆"。
4、三日酒:新婚后第三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来吃"三日酒"。婚后月内,男方还要携带酒礼答谢媒人。
陇西文峰塔平山的传说?
文峰塔民间传说
(一)
早年间,有一天,泉水山上文潭里的蛙鸣突然停止了,山下村庄寂静无比。第二天村民纷纷上山想探个究竟,可待到大家来到泉水山下仰头一看,一夜工夫,既没听说皇帝官员招募民丁,更没听到凿石开山之炮,也未闻到骡马嘶鸣之声,泉水山上一夜之间矗立起了一座十米高的砖砌宝塔。
那塔坐北朝南,三层六棱实心,砖石结构,塔座、塔身、塔顶外观华丽无比。宝塔在早晨的朝阳照射下,光芒四射。赶来探询的众人立刻跪地膜拜,并异口同声称其为神塔,而从此文峰塔旁的文潭中再也听不到蛙鸣之声了。
后来总是有人想探询这座宝塔的来历,但始终没人能够说清楚。直到有一天,东高村境内来了一个道士,他疯疯癫癫的告诉村里一个10岁的幼童说:这座塔是天上的文曲星下界,是神塔,叫文峰塔。谁要是能够做到每天坚持给宝塔跪拜九十九次,并连续跪拜10年以上,那这个人不仅能把文章写得最好,而且还能考中状元,把官做的最大。说完还嘱咐孩童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那个10岁孩童听了便牢记心中。
自从文峰塔坐落在泉水山上以后,那个听了道士一番话的10岁孩童就半信半疑的天天爬到文峰塔下跪拜九十九次,一直坚持到他长成了一个壮实的小伙子。但是,就在这10年的跪拜当中,小伙子天天看到一对雪白的鸽子在文峰塔上空或盘旋飞舞或静栖于塔顶。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黑天白日,这对雪白的鸽子从未离开过文峰塔。小伙子挺纳闷,但因一心想考取功名,因此不仅保守了这个秘密,而且待到认为自己能够如那道士所说考上状元后,就悄悄进京参加考试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陇西节日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陇西节日习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