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的历史影响?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前后成为单一民族,并可能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成为中国历史上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现今仍在使用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
四川省彝族主要生活在四川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黔西南自治州是属于贵州彝族生活地区。
古代的彝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牛、羊等牲畜与他们形影不离,就连自己的文字也大多写在牛、羊皮上,所以人们把这些写在牲畜皮上的彝文古籍称为“羊皮书”、“牛皮档”等。
据说,彝文创造后,大约在传说时代的“洪水泛滥”之前,彝族各部毕摩就开始用彝文收集、编写本部的历史,后又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为后世逐渐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
彝文在彝族社会中虽然使用较久,流行较广,但直到19世纪末才吸引外界的研究视线。1898年,天主教传教士维亚尔出版了他翻译的宇宙源流神话。
1930年冬,一位叫丁文江的著名地质学家为“羊皮书”走出大山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从四川来到今天的大方县,开始研究彝文古籍。经人介绍结识了70岁的当地彝族知识分子罗文笔先生,双方约定由罗采用注音字母译音、汉文直译、汉文意译的方式对彝文古籍进行翻译。
1936年丁文江将罗译的11部(篇)彝文经典题为《爨文丛刻》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开辟了科学翻译、整理彝文古籍的先河。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彝文古籍翻译、整理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仅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就累计翻译出版了80多部120卷,共3000多万字。其中《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典籍目录》、《黔西北彝族美术》、《彝文金石图录》等曾在全国和省各类评比中获奖。
三联书店2022年十大好书?
01、《尧风舜雨: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两册)
忽必烈的元大都,以一座城市的建造,证明了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渊源以及重大意义。本书以古代典籍为基础,以天文考古学为研究方法,从元大都齐政楼追寻中国文明创制时期,展现中华文明的瑰丽。
02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汇集了尹吉男关于顾恺之、董源、谢环及《杏园雅集图》等美术史上重要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多篇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作者以出众的眼光和视角,推动中国艺术史研究新趋势。
03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作者捡拾时间碎片,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
04
《法律简史: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
本书讲述了从返还法则到复杂法律制度的演化史,展示法律深层逻辑,将不同门类的法律知识重新组合,以求法学内部与其他学科的融汇贯通。
05
《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
实验一个研究和理解敦煌艺术的新方式:与其通过朝代史的滤镜把敦煌艺术化解为线性进化,不如以“空间”的概念为切入点把莫高窟当作可以实际走近和进入、可以用目光触摸的历史地点和场所。
06
《杜甫评传》(三卷)
“当代杜诗学中的一座丰碑”。杜甫所遭遇的生活不幸、人生悲欢、政治动荡,一位活生生的“诗圣”,一部大唐由盛转衰的史诗。
07
《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
一场针对和田出土氍毹展开的一场解密之旅。
08
《缺席的岛屿故事:从头开始说台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文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文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