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青藏公路的感人故事?

在青藏铁路10万建设大军中,活跃着一支“红色娘子军”,她们就是由中铁十一局26名女职工组成的排轨生产队伍,被誉为“进入生命禁区的雪莲花”.这群来自“鱼米之乡”的姑娘们,笑言“睡觉半梦半醒、吃饭不觉饿饱、不知是男是女”,却创造了高原排轨日产量世界纪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五一巾帼奖”等多项荣誉.“夫妻交流靠短信,骄儿见面竟称姨.”一幕幕感人的细节,令台下听众心动不已.“参与青藏铁路建设,是一次心灵的净化,是一次灵魂的升华”.应广军以一首改编的军旅歌曲《为了谁》作为报告会的结束语:“为了谁,为了西部的腾飞,为了祖国大地美.手牵银线到++,迎来雪域高原汽笛长鸣铁龙腾飞.我虽苦我虽累,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今生无悔!”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将军楼主题公园内,有座半身将军雕像。这位将军就是慕生忠。

  1953年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物资供应问题,发展建设++,巩固西南国防,慕生忠远赴北京,主动请缨要求带领人马修筑青藏公路。

  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从格尔木开始动工修建,到12月15日,历时7个月零4天,这支筑路大军让青藏公路穿越了25座高原雪山,在当时创造了用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迹。

  这是慕生忠带领筑路大军创造的奇迹。这位仅念过几年私塾的将军,在修路过程中几次讲到哲学和辩证法。今天,我们重温慕生忠将军修路背后的哲学故事,感受他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1958年青海藏族自治州发生了什么?

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创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片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红色热土,孕育了不一样的检察精神,鼓舞着检察人员接续奋斗。

从艰苦中走来

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0世纪50年代,海北州还是茫茫戈壁,一群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曾经夜以继日地塑造着我们民族的脊梁。在前辈们艰苦卓绝奋斗的基础上,这片草原上的检察事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

刚察县检察院建院初期,只有几间破旧的窑洞,干警的工作、生活都在这里。

“那时候下乡办案、到牧民家进行法治宣传,都是骑马,一走就是几个月。”牧区面积大,仅刚察县就有8000多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区海拔3300米以上,这也决定了检察机关的履职服务半径大,骑马上班并不是“段子”。刚察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藏族检察官更前,在检察院一待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快退休的他见证了检察院的发展变迁。

牧民大搬迁,当时,建设国家核武器硏制基地的事情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我们谁都不知道。只记得1955年~1956年有一些苏联专家在这里取石化验。后来,国家就把建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地方选在了金银滩。

选定这里之后,当地的1700多户、9000多名农牧民二话没说,收拾了行装,匆匆离开了这片祖祖辈辈生息的草原……

315国道红色河流是怎么形成的?

在315国道757里程界碑处有一个小众景点,它叫做大地之血。在这里,你可以看倒前面红河谷那条红色的干涸的河床穿过河谷,并跟315国道交汇,形成了一个比较壮观漂亮的景象,网友们都会把它叫做大地之血。

大约在几百或者上千年前,这条河床是有河流流过的,由于青海这边的地质原因,这个河流会夹带有一些矿物质,经过长年累月的沉积下来后,就形成了现在干涸红色的河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海红色历史故事45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海红色历史故事450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修建青藏公路的感人故事_1958年青海藏族自治州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