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故事简短?
汉朝时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称藩归附汉朝,来长安朝觐汉元帝,并提出和亲的要求。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而宫女都不愿意嫁到匈奴去。只有一个宫女主动请求出塞,就是王昭君。出发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汉元帝看到她十分美丽,后悔自己没发现这样的美人。
他拿出昭君的画像来看,发现画像上的昭君相貌平平。原来宫女进宫时,要先由画工画像,将之送给皇帝看,再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只给那些出钱的宫女画出美丽的画像,而王昭君不愿贿赂他,就没如实给王昭君画像。为此,元帝十分愤怒,严惩毛延寿。
王昭君离开长安后,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来到匈奴地域,作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慢慢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并把中原的文化传播给他们。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昭君出塞指的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33年)胡汉和亲,昭君出塞,出的是光禄塞。
光禄塞遗址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与乌拉山分界的山峡之中,山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昭君出塞指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事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为西汉南君,秭归人(今属湖北),元帝时改称“ 明君”或“明妃”。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光禄塞.光禄塞遗址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与乌拉山分界的山峡之中。这里山势险要,河谷内地势平坦,古固阳道由此北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考证,光禄塞就是昆都仑河通向大青山后峡口的小召门梁古城。城分南北两部分,南为外城,北为内城。内城东西长80米,南北长87米;外城东西长59米,南北长110 米。内城现保存有多处建筑基础。出土的文物,多为汉代的陶片,不见砖瓦,古城何时废弃,已无从可考。 据记载,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南下投汉,请求留居光禄塞,就是住在这里。后来(公元前33年)胡汉和亲,昭君出塞,出的就是光禄塞,从此,边塞上出现了几十年民族友好相处,经济繁荣的局面。所以古城又是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丝绸之路和昭君出塞的时间先后?
张骞出使西域更早。
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武帝刘彻,汉朝第7位皇帝,公元前156年到公元前87年。
王昭君出塞是汉元帝刘奭,汉朝第11位皇帝公元前74年到公元前33年。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
王昭君出塞和亲。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昭君出塞 历史故事简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昭君出塞 历史故事简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