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族走婚是怎么一回事呀?好奇?

乐歌前年去过丽江,因为报过临时旅游团,加上资料的查询,大概知道了些许当地的风情民俗。首先想要更正是风俗常识。丽江纳西族是“抢婚”,泸沽湖摩梭族才是“走婚”。这里以自己的了解分享一下。

1.纳西族“抢婚”。所谓抢婚只是一种形式,是建立在相爱的情侣之间的,只是因为双方父母不同意,或者条件原因,送不起聘礼,不能明媒正娶。然后双方私下约定时间以这样的方式结婚。这样的男人都是很负责,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所以不能随便乱来,抢回家之后往新娘身上泼一盆清水,就算是正式的结婚。

2.泸沽湖摩梭族“走婚”。摩梭青年不实行实时婚姻,除非特殊需要,需要继后或者劳动力。男女青年喜欢集体活动,多参加篝火晚会,以舞蹈和歌曲来确定表达心意。若男有情,女有意就可以晚上约会。晚上男人需要带帽子,肉和刀子。不能走正门只能爬窗,肉是给家狗食用防止吵闹。帽子是放在窗口叫人不要打扰,刀子是给女方的定情物。约会可以过夜,但是必须在女方父母没起床之间离开,要不就是不尊重女方的表现。

纳西族抢婚是需要责任义务的,共同组成家庭生活。而摩梭男人是不需要负责的,女方生的孩子由舅舅抚养。是不是很有意思的风俗!

云南走婚是真洞房吗?

云南省丽江市的宁蒗县,位于云南四川的交界处,在美丽的泸沽湖畔,生活着云南的少数民族蒙古族的分支摩梭人。

摩梭人的婚姻方式非常独特,是我国唯一的母系氏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实行“走婚”,简单的说就是男方(丈夫)不在女方家生活,祖母是每个家庭中最德高望重的掌门人,所有生活来源靠家里的男性(舅舅)支撑。

摩梭女孩到了婚嫁年龄,可以自由恋爱,白天在生活劳动中有喜欢的男孩可以私下约会到自己的闺房过夜。

每个摩梭女孩都有自己的闺房,闺房朝外的墙上都有一个小窗口,用于约会自己的心上人,这样的闺房也就是所谓“洞房”了。男方夜间到女方家过夜,天亮就必须离开,就算结为夫妻,双方也还是在各自的大家庭里生活。

现代摩梭人的婚姻也是一夫一妻制,同样要领取结婚证,假如女方怀孕生了孩子,所有孩子都是由孩子的舅舅抚养。孩子也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但是舅舅更加亲近与爱戴。

应该说,云南走婚是真洞房。

四川摩梭人是什么民族?

蒙古族。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

     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

    摩梭人是一个未识别民族,该族群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后来到了  1959年,中共宁蒗工委办公室编写的《宁蒗概况》中,多处提到“摩梭族”。但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归为蒙古族。

走婚习俗

这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于永宁摩梭。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继后或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招婿。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梭出”)。

     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走婚时摩梭人常以苏里玛酒为饮品。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走婚的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泸沽湖婚假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泸沽湖婚假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丽江纳西族走婚是怎么一回事呀?好奇 泸沽湖婚假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