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内容概括?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天下大乱。刘备生在乱世也想建立一番功业,可手下没有谋士。于是有人向刘备举荐诸葛亮,说得此人能得天下,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一同前去拜访诸葛亮。

一顾茅庐,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到南阳隆中诸葛亮家里。第一次去扑空了,门童告诉他们说诸葛亮找朋友下棋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很是扫兴,就回去了。

二顾茅庐,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关羽,张飞再次前去,希望这一次能碰到诸葛亮,可是再次失望,门童告诉刘备说诸葛亮出远门了,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刘备再次失望而归。

三顾茅庐,刘备一直打听诸葛亮的动向,这一天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就带着关羽张飞再次前去,这一次门童告诉他们诸葛亮在睡大觉。张飞很是生气,想进去把诸葛亮揪出来,刘备说我现在无权无势,诸葛亮愿意出山助我,是我的荣幸。这次与诸葛亮得以相见。

后来诸葛亮出山助刘备,联孙抗曹,赢得赤壁之战,后来又夺取了荆州和益州,建立蜀汉政权,从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听说南阳有一个奇人叫诸葛亮,登门去拜访,结果诸葛亮出游了;第二次刘备冒着大雪再次拜访,诸葛亮去友人家了;第三次刘备拜访,诸葛亮正在家里睡觉,刘备一直等到他醒来,终于得见诸葛亮。

万隆会议的故事概括?

世界著名的万隆会议,是非洲与亚洲的第一次会议,于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万隆会议简介中介绍到,万隆会议召开的核心,便是反对西方的殖民主义和推动亚洲和非洲各国之间的民族独立。

  会议由亚非的二十九个国家召开,而中国的代表团,则是由周恩来总理代表参加。 而这次的会议,是唯一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会议,只是亚非领率者自行举行的会议。会议的内容则是讨论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当时各国人民的利与害的关系问题等等。

求同存异是本次会议最重要的精神,各国本着反抗帝国殖民主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民族独立和各国直接的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协商。并提出关于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这十项原则,则是亚非人民共同的愿望和理想,因为它包含了世界和平,民族独立,反对帝国殖民斗争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崇高精神。

而这十项原则则是中国、缅甸和印度共同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精神是相同的,都促进了世界和平,国家发展和名族独立。当然万隆会议的成功也是来之不易的。

崤之战故事内容概括?

  在这一站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一次战争——殽之战。此战中,晋军利用秦国劳师袭远,士兵疲乏的弱点,适时出击,一举战胜了强秦,活捉强秦的三大主帅。

  地处中原西部的秦国本开是一个落后的小国,周平王东迁时,才受封。但经过几代国君的苦心经营,秦国终于也逐渐强盛起来,并不断向中原扩展势力也企图称霸中原。

  晋献公时候,妄杀长子申生,次子重耳被迫在外流亡。重耳在流亡中得到秦穆公的礼遇,并娶穆公的女儿文赢为妻。后来,重耳回国继位,他整饬内政,国力大大增强。晋国跻身于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以其流亡途中郑国无礼以及城濮之战中郑国叛晋助楚为借口,联合秦军围困郑国。郑国派使者劝秦国退兵,秦、晋联盟被瓦解。后来,秦国背着晋国私自和郑国结盟,又派人带兵驻扎、控制郑国,与晋国为敌。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郑文公先后去世。在郑国驻守的杞子报告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来驻守他们国都的北门,要是带兵突然袭击,郑国的土地就属于秦国了。”就此事,秦穆公向蹇叔询问。蹇叔说:“带领大军劳师动众去攻打一个远方的国家,我可没听说过。士兵疲劳,远方的国家又有所防备。恐怕事情不成?我军的行动肯定被郑国知道,让军队劳苦却毫无收获劳,士兵肯定会心存怨恨。何况千里行军,谁能不察觉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劝告。他派大将孟明、西乞、白乙率军从东门出发攻打郑国。蹇叔得到消息说:“孟子(即对孟明的尊称),我今天看着你们出征,却再也看不到你们回来了!”秦穆公得知后派人对他说:“你懂得什么,要是你只活到七十岁,现在你墓前的树都有一搂粗了!”蹇叔唯一的儿子跟随出征,蹇叔哭着对他说:“晋国肯定会派兵在殽山设伏,殽有南北两座山,你肯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里,我会到那里为你收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结盟的历史故事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结盟的历史故事概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万隆会议的故事概括,结盟的历史故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