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发展历史重要人物?
1、肖瑾
肖瑾,铁路勘测设计专家。长期从事铁路勘测及其研究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勘测设计东北、华北地区,包括嫩林、京原、石太、京九等十几条主要铁路干线;主持研究北京、沈阳、济南等大枢纽和编组站的总体规划。
2、詹天佑
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建国初期铁路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南海县,毕业于耶鲁大学,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高速列车之父?
沈志云,1929年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机车车辆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高速轮轨之父”,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长期研究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1983年发表非线性轮轨蠕滑力模型,在国际上称为“沈-赫-叶氏理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经典。1988年,沈志云筹建中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出一支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在我国高铁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衷心感谢入选‘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得知入选消息,92岁的沈志云谦逊地表示,“心感惭愧,因为贡献实在太少,徒有虚名而已。”
梳理其人生轨迹,从选择车辆维修专业、提出“沈氏模型”理论,到创建牵引动力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沈志云70多年来的学术生涯始终与祖国的铁路建设紧密相连。如今,高速铁路已成为中国响亮的名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铁路高等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沈志云向新时代的高校科研人才表达了自己的期望:“高速轨道交通前景广阔,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多,青年科学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日本的十河信二算是高速列车之父,在上世纪60年代推出新干线0系高速动车组,时速200公里。
而中国高速列车之父应该是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工程师刘友梅,2002年参与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研发,设计时速270公里,在秦沈客运专线试验中跑出过321公里的时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与铁路有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与铁路有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