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和积极影响?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而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这个观念.

哥伦布大交换对地球上的每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欧洲人也因此带来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为没有抗体,所以造成很多人丧生并且大量的文化流失.在哥伦布到达以前,美洲的人口数不明,但是初估这次的灾害造成了至少50-90%的人口丧生,估计当时死亡1500-1650万人左右.

但是从另一个观点而言,这次的接触替两个半球带来了人口增加和多样的新的玉米品种和牲畜.在当时的探险者将它们带回欧亚大陆之后,玉米、马铃薯和蕃茄便成为当时重要的作物.同样的,欧洲人把花生和木薯引进了南亚和西非,使得当地蓬勃发展并且有大量的人口往陆上定居.

这次物种交换,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外地引入的食物成为人类的主食,并为种植更多农作物而开发新的种植区.

公元1000年之前,马铃薯尚未在南美洲以外地区种植,但1840年代的爱尔兰大饥荒,正是由马铃薯失收造成.另外,自葡萄牙贸易商在16世纪,由美洲引进玉米及木薯进入非洲,取代原有农作物,成为非洲大陆最主要的主食农作物.亚洲亦在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令粮食充足,++亚洲人口增长.

中生代末期大规模灭绝的生物?

时间:古生代奥陶纪末期,距今4.5至4.4亿年前。

主要影响:造成了27%的科、57%的属和60-70%的物种灭绝,是显生宙第一次大灭绝事件,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规模的灭绝事件。这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灾难,腕足类、苔藓虫、牙形虫、三叶虫、笔石类、双壳类和棘皮类等类群的大量种类绝迹。

奥陶纪的霸主:直角石

原始鱼类存活了下来,并在这次大灭绝之后开始繁盛,渐渐取代无脊椎动物主导海洋。

原因:奥陶纪末期,地球出现了严重降温,南极冰盖形成导致海平面下降,导致浅海区大面积减少,而浅海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底栖种类消亡。

有专家怀疑这次事件是银河系内一颗超新星爆炸引发的伽玛射线暴造成的,但目前没有有力证据。

第二次:泥盆纪晚期大灭绝

时间:泥盆纪晚期,距今3.75至3.6亿年前,可能持续2000万年。

主要影响:造成了19%的科、50%的属和至少70%的物种灭绝。海洋无脊椎动物再遭重创,三叶虫、腕足类、头足类和造礁生物中很大一部分种类灭绝。无颌鱼类消亡,盾皮鱼灭绝,“鱼类时代”终结。

泥盆纪的霸主:邓氏鱼

在陆地上,这次大灭绝没有阻挡植物和节肢动物的活跃进化。由于海洋环境的极度不适宜,四足动物乘势登陆,原始两栖动物出现,脊椎动物开始抢占陆地。

原因:这次大灭绝应归咎于当时长期的不稳定气候,冷热变换迅速。其中海水缺氧和海平面下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泥盆纪中期植物非常繁荣,它们的光合作用抽走了二氧化碳,导致气温骤降和海水缺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物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物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和积极影响 世界历史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