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娄山关有关的小故事简短?

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次日,朱德命令红军部队“向娄山关侦察前进,驱逐和消灭该地敌人”。1月9日,红军部队向娄山关发起总攻,将士们奋不顾身地向山顶冲击。

当时,守关的侯之担部利用地形上的优势负隅顽抗。

在山顶,红军部队与+++军队展开一场白刃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红军攻克了娄山关。

接着猛追溃敌,一举攻占桐梓县城,俘敌数百人,歼敌两个团,乘胜进抵黔北。

娄山关战役中的小故事?

一, 娄山关

这座海拔1576米的山峰,北临巴渝,为黔北咽喉,见证了红军在军事上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娄山关大捷。登临娄山关,寻找红军的足迹,看红军战斗纪念碑如利剑直刺苍穹,在小尖山战斗遗址寻昔日红军的印记,听72岁老人肖开基讲红军战斗故事,把红军精神传扬。

登临娄山关

7月5日,一个雨天,记者拾级而上,登临娄山关,寻找当年红军战斗的足迹,感受今日娄山关的魅力。

“好一个雄关!”来到娄山关,许多游人都会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冒着绵密细雨,迎着阵阵凉风,我们沿着狭窄、陡峭的山间小道,踏访小尖山战斗遗址、红军战斗纪念碑。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同志率领下突破乌江天险进军遵义城。”讲解员介绍,“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攻克娄山关,歼敌4个团,揭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 。”

红军战斗纪念碑

在娄山关西侧小尖山场坝上,记者见到了1985年为纪念遵义会议暨娄山关战斗50周年修建的“红军战斗纪念碑”—— 两根尖顶形巨柱屹立碑台上,状如两把利剑直刺苍穹。

整座碑象征娄山关群峰夹道、中通一线之神奇、险峻,又酷似红军 战士双足长征万里、踏破雄关的雄姿,还蕴含红军“二渡赤水”、两次攻克娄山关的寓意。碑体南北两面上部中央,镶嵌 着红色长方形大理石,石上雕刻五角星和镰刀铁锤图案,似当年的红军战旗。

二, 红军战斗故事

说起娄山关战役,老人语带深情:哥哥肖开模当年就给红军带过路。74年前,娄山关战役后,红军乘胜追击,攻打遵义,年仅16岁的肖开模自愿当起了向导。

娄山关背景简短的介绍?

娄山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境内。
它曾经是连接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咽喉要道,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
娄山关也是赤眉起义、刘备伐蜀等历史事件的重要战场。
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在已成为陕西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娄山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河南省陕县境内,是唐代军事名将秦叔宝的功勋之一。相传娄山关最初由周代的国君娄敬所筑,因此得名,历史悠久。在历代战争中,娄山关曾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每次战斗历史上都留下了许多史诗式的故事和传说。

忆秦娥娄山关中忆秦娥是什么,娄山关是什么?

《忆秦娥·娄山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写了他在娄山关听闻秦娥的故事后感慨万千的心情。秦娥是汉朝著名女性,被刘邦任命为齐国夫人,后来因为不满皇后之位被废黜,被迫流落到边疆。娄山关是一座位于陕西娄烦县的山口关隘,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此诗以娄山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秦娥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历史沉痛的感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观看娄山关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观看娄山关的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与娄山关有关的小故事简短 观看娄山关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