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风俗和传说?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自己的丈夫,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

3、惊蛰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梨”与“离”同音,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4、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5、清明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这日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

6、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巴蜀等地开始下起夜雨。除了农作,古人们在谷雨做的事情还很多:青年妇女要“走谷雨”,即野外散步;南方要采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7、立夏

立夏之后,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它可是这天最经典的食物,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

中秋节玩花灯的习俗50个字?

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团圆饭、观潮、燃灯、猜谜、赏桂

花、饮桂花酒、玩花灯、走月等。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春分的诗词含义?

桃叶仍传古渡头,如花人去几经秋。

笙簧声里歌喉在,杨柳枝边舞态留。

无限恨,对江流,又闻关吏验行舟。

轻装半为抽分减,争奈官家不税愁。

《桃叶渡边的邂逅》

赏析:青谷

读过这首词,我就想实现一个愿望:到南京去,实地看看桃叶渡。从东晋王献之在渡口常迎送他的爱妾“桃叶”,因此留下了传为佳话的美丽传说。春分飘雨时,我来到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临河有石牌坊写着“古桃叶渡”四个大字。见到正面有楹联:“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背面又见一对:“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暗想,真是实实确定了的千年胜景地。忽然,从草木尽头传来阵阵鹧鸪啼鸣。如在薰风阳光下,它的声音是给人特别温软的抚慰的,而现在,飘浮在湿湿的雨中,又不见游人踪迹到此而僻静空寥,就变得阴阴地散着寒气了。天色暗下来的此刻,鹧鸪声声更叫人怜惜它的孤寂与凄冷。循声前行,乔木深处像有人的影子,再往前走,感觉有人在背光的树影间背对着我,而面朝林子尽头是宽阔的江面。呀!竟是个穿了旧时知县官服的人,我想靠近上去,当听到他嘴里吐出轻声独语,便收住脚,不再动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分南京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分南京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秋节玩花灯的习俗50个字,春分南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