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典故?

王舍人镇东北有西梁王庄、东梁王庄2个自然村,原名总称为梁王庄。历史上有名的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夜间“唱筹量沙”的典故,就发生在西梁王庄。

  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元嘉八年(公元431),宋文帝刘义隆派著名将领檀道济率军与入侵的北魏军作战,前后交战30余次皆捷。进军到梁王庄驻扎时,河南滑台已被北魏军攻占,断绝了宋军运粮草的来路,檀军营地外有伏兵,内缺粮草,军心浮动,处境十分危机。此情若被魏军得知,乘机攻打,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危急之时,檀道济根据营中地形心生一计,何不以沙充充粮,称沙唱数计筹,以示营内粮食充足来迷惑敌人,然后待机行事呢?于是,在夜间利用白泉附近的沙土当作粮食,让兵土边量边堆边高声喊着筹码“一斗、二斗、三斗......”,把量过的沙土堆成高高的一个个沙堆。在天亮前,再把营中少有的粮食撒在沙堆的表面,月光下,远远望去像是一堆堆金黄色的粟米。结果,宋军各营兵士都看到大营里粮食充足,军心得到安定。

  北魏军误认为宋军营中粮食堆积如山,一时未敢贸然攻打。檀道济便乘机率军突围出去。待北魏军发觉上当时,已为时晚矣。檀道济“唱筹量沙”的经典战例被载入史册。

  当地群众为纪念檀道济,在西梁王庄边修建一座檀公祠。现在,檀公祠等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当地俗称“粮冢”的土堆,经过千年的风雨沧桑,已日见缩小,但仍然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历城酒典故?

1. 是有的。
2. 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据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孟尝君曾经在历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各国的贵族和文人来参加。
这场宴会上,孟尝君以酒为媒,借酒言欢,使得各国的贵族和文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因此,历城酒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典故。
3. 的可以是,的流传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象征着人们通过酒宴来促进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意义,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有关大明湖的历史故事?

很久以前,济南北城曾是陆地,只是河沟叉子多些罢了。城北有个大明寺,寺住持是个贪淫好色之徒,在庙内设有陷井机关,坑骗糟蹋妇女,庙内常发生烧香妇女失踪的事。因他有一身武艺,又勾结官府,人们不敢招惹他。

济南东南山区有个姓程的人家,一个老妈妈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家境虽穷,但儿子程玉和忠厚老实,女儿程玉莲模样俊美心地善良,日子却也过得和美。老妈妈忽得重病,卧床不起,一连三个多月。兄妹俩为求母病愈,到大明寺求神许愿。大明寺的和尚趁二人闭目祈祷之机,将玉莲陷入地下密室,企图糟践她。玉莲不怕和尚的威逼,大哭大闹地抗拒和尚的欺凌。程玉和祈祷完毕,睁眼不见了妹妹,和尚却佯说玉莲已走,将玉和推出寺外。玉和回到家中,老妈妈听说玉莲丢失,又急又气就咽了气。玉和又跑到大明寺去找妹妹,和尚不让进门,玉和就去衙门告状。衙门的人听说是告大明寺,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推了出来,急得玉和在大明寺外哭喊着,渐渐昏了过去。

玉和、玉莲兄妹二人的哭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耳中,玉皇大帝问下界出了什么冤枉事,千里眼向下一看,回奏说:“济南府,东南山女子程玉莲,因母病重,随哥哥程玉和到大明寺烧香许愿,被和尚陷进密室,哥哥昏倒在庙外,妹妹正被逼受糟践,所以冤气冲天。”玉皇大怒,立即命真武水神下界,把大明寺陷入水底,叫恶和尚葬身鱼腹。真武大帝得令,就会同雷公、电母、雨师、风婆下了界。

大明寺的和尚在密室里,正在用尽办法逼迫玉莲,忽见电光一闪,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把恶和尚劈死在地,这时天昏地暗,雨暴风狂,整个大明寺陷进了地底,大水从地下漫了过来,大半个北城变成了一个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城区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城区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城典故 历城区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