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糍粑的工具叫什么?
锤糍粑的工具叫槌棍(dui gùn)。
因为锤糍粑的过程需要先将糯米面压成一定的形状,再用槌棍敲打成糍糯粑状,槌棍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如福建、广东等,槌棍还用于制作其他米面制品,如糖不甩、花生糕等,因此在当地具有重要地位。
贵州黔东南木匠上梁习俗?
木匠上梁,风趣独特,仪式隆重,热闹非凡。上梁仪式一般要经过序幕、问梁、登高、盘根、祭神、抛梁粑、尾声七个程序。
主东要在上梁的先一天,请人打糍粑,捏成似桐球大的粑砣,以备抛梁粑之用。上梁当天,全寨的老老少少都来观望。在众人的期待中,两名壮汉抬着屋梁进场,放在木马上。木匠师傅攀梯登上屋顶,每上一级唱上梁词一段,直到中柱顶端。这时,两个帮忙砍梁的人,分别从正堂两边中柱顶处抛下两匹红绸青罗,由地面的人拴住屋梁的两端,静听工匠喧唱《上梁歌》。听至“升梁”之词时,一旁鸣响鞭炮,吹奏唢呐,上梁的人扯布升梁,直到把梁搁稳于堂屋两边中柱的顶端方才礼毕。
奠基,动土之前,要先敬土地老爷,石匠一手抱雄鸡,一手拿角尺念道:
“主家奠基够朋友,鸡鸭鱼肉样样有。
六碟八碗堆满桌,还有香烛和美酒。
动土先敬土地神,保佑脚快手又轻。
主家发财又发富,仓满粮食库满银。”
立房的时候,木匠在堂屋中间摆上一张四方桌,准备雨伞一把, 席子一床,公鸡一只,猪肉一块,香腊纸烛,尺子墨斗,斧头凿子,锯子推刨全部供奉在桌上,木匠师傅拿一把木响锤打柱子一下念一句:
“锤声一响震四方,三亲六戚来帮忙,
鲁班先师法术大,吉日吉时要上梁。”
早餐店油炸糍粑的做法?
糯米300、辅料:食盐1勺、花椒粉1勺、色拉油适量;
步骤:1、糯米用水泡12个小时以上。
2、沥干水。放一勺花椒粉。把花椒粉抓匀。
3、蒸的盘子上刷油,以免粘盘,把糯米铺入盘子上锅蒸。蒸20分钟蒸熟为止。蒸熟取出盘子,均匀的撒上盐。
用擀面杖初步把糯米压成泥,也不用压太细,稍微有点颗粒感更好,换个碗,继续揉压,这两个步骤大家合二为一也行,是为了把盐均匀揉进去。
饭盒壁上刷油,然后把揉压好的糯米装进饭盒,压实。
放冰箱冷藏2小时。砧板上铺块保鲜膜,从冰箱取出糍粑切成合适的大小。用深点的容器。起锅烧油,热油冒烟了转中火,下糍粑块,炸2分钟,中途翻一下面,让它们炸均匀。各位也可以自己各种时间尝试一下。
成品应该是两面金黄。捞出后沥干油就可以吃了,为了方便炸,我切成这么小的块了,这次切得厚了点,建议切成1厘米厚的块。一口咬下去,外焦里糯,就这样炸米可粑粑就做好了,真是故乡的味道
详细步骤
第1步取一大碗,倒入400克糯米粉,再缓缓加入清水;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均匀,搅拌至干稀适中的程度即可;
第2步揉和成光滑的粉团;搓长成条;
第3步分割成约60克一个的小剂子;逐一搓圆拍扁;
第4步煎锅倒入70克油,中火加热,至油温四成热时转小火;下入生坯慢慢煎制;
第5步煎至一面焦黄起皮时翻面再煎另一面;10.取一小碗加入红糖;
第6步再加入白糖、蜂蜜和适量开水搅拌至糖粒完全溶化;将糖汁倒入锅中,摇晃锅底,使糖汁均匀的与油混合成为糖油,并将粑粑翻转一至两次使两面都裹上糖汁,最后大火收汁至浓稠时关火,即可起锅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锤糍粑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锤糍粑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