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成语故事?
关于蚕的成语故事有:作茧自缚:读音zuò jiăn zì fù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副拆字对联,上联为:“鸿为江边鸟”,下联是“蚕是天下虫”。天虫凑成蚕字。蚕是小青虫,胖胖的身体,整天埋头吃桑叶,过一个月左右蚕就作茧自缚其中,再经过一个月左右就化成飞蛾,人们借以指使自己受困。
【出处】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解释】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战国养蚕不种地的典故?
古代世界的贸易战争,按三十六计,可称为釜底抽薪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管仲命令所有文武大臣要穿绸缎,但是禁止国内种桑养蚕。所有的绸缎都向周边小国购买,同时放开边界粮食贸易取消一切关税。周边小国的绸缎价格暴涨。这些小国的国民都不在种粮而开始种桑养蚕。几年之后,管仲命令所有人禁止穿绸缎的衣服同时禁止出口粮食。导致丝绸价格暴跌,周边小国粮价暴涨。齐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拾了这些小国。
嫘祖缫丝的故事?
黄帝打败蚩尤以后,蚕神来向黄帝奉献她所吐的丝,以庆贺战争的胜利。黄帝见到这美丽而稀罕的东西,称赞不已:“好啊,这下天下老百姓又多了一种宝贝!”蚕神见黄帝如此关怀天下人民,深受感动,她毫不迟疑地拉拢马皮,变成一条蚕,嘴里吐出黄、白两种丝来。这时黄帝也很受感动,立即派人把蚕送给妻子螺祖。螺祖是一切女性当中最尊贵的天后娘娘,既贤惠,又善良,她听说这件事后,亲手把蚕放到桑树上,每天精心看管养育。螺祖一开始养蚕,人民也纷纷仿效,蚕种尊生繁衍,蚕儿越来越多,螺祖与妇女们不断地用蚕丝织出又轻又软、如行云流水一样的绢子。
这样以来,采桑、养蚕、织布这诗歌般的美丽欢快的劳动,就成为中国古代妇女们的专业。原始丝织品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舒适、耐用、保暖、美观的服饰材料,从而改变了人们用兽皮草叶蔽体的种种缺陷,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文明的新阶段。
养蚕织帛神话故事的人物是谁?
养蚕织帛神话故事的人物是嫘祖。
故事内容:嫘祖带着这群女人在桑树林里发现了白色的小果,连忙去摘,还顾得地及自己吃一口。等到摘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女人们怕山上有野兽,匆匆下山。
回到家后,她们尝了尝这些果子,发现怎么咬也咬不断。而且这些果子还出现了细细,女人们把细丝缠绕到木棒上,嫘祖最后发现了细丝。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询问了细丝的前因后果,对周围女子断言这并不是果子,但是却会有大用处。嫘祖看了细丝后,每天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上。
嫘祖不顾黄帝的阻拦,坚持上山去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嫘祖最后发现白色的果子是由一种虫子吐丝缠绕而成的,它其实并不是果子。嫘祖要求黄帝将桑树林保护起来。后来嫘祖开始养这种虫子,并给它取名为蚕。嫘祖成为了蚕桑丝绸的发明家。嫘祖养蚕惠泽了整个中国民族。
嫘祖,也写作傫祖、雷祖或累祖,是中国史前社会传说中的人物之一,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
《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蚕有什么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蚕有什么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