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多少年历史?

2300多年

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成都距今有2385年的历史。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四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

成都拥有都江堰、+++、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2019年5月,成都获得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

扩展资料

成都的历史文化

方言

成都市方言分布情况: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的大部分地区讲西南官话-成渝片;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和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双流区、新津县的大部分地区讲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

部分地区讲东北官话;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等区和各个县市的少数乡村讲客家语(该地称土广东话),以市郊洛带镇为中心的周边十几个乡镇最多;金堂县少数乡村讲湘语;都江堰市部分地区讲羌语。

宗教

成都市有佛教、道教、+++教、天主教和++教等5种宗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于成都大邑鹤鸣山,为中国道教之始。佛教传入也很早,东汉末即已传入成都。

为什么四川盆地成地质中心?

1.四川盆地是由原来的湖盆转变成了今日的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可推至远古时期,往上推万万年前欧亚板块之冲击所称为巴蜀湖者,则形成最早即今所称之赤色盆地。当三迭纪时期,四川盆地继续下沉,海水烟波,一片汪洋。

经早中三迭纪印支早期运动后,到晚三迭纪,四川盆地进入半咸水至淡水湖盆沉积。川西甘孜、阿坝地区为滨海环境,气候温暖润湿,植物繁茂。侏罗纪时期,巴蜀湖面大为缩小,成为蜀湖,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巴蜀湖面大约缩小到十分之一。

之后,受白垩纪开始的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巴湖、西昌湖、川滇湖相继消失,蜀湖退缩到以灌县、新津以南的蒲江、雅安、洪雅一带为湖心的位置。至老第三世纪末、新第三世纪初,四川形成了一个地势起伏和缓、分布广袤的平原。

因为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区是地质活动比较稳定的地区。盆地的西部和南部是亚欧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碰撞而成。而北部的秦岭,以及东部的巫山则属于更远古时期的造山运动而形成。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活动后,四川盆地逐渐演变成了地质中心。

为什么四川盆地地势起伏大?

四川盆地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由原来的湖盆转变成了今日的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可推至远古时期,住上推万万年前欧亚板块之冲击所称为巴蜀湖者,则形成最早即今所称之赤色盆地。当三迭纪时期,四川盆地继续下沉,海水烟波,一片汪洋。

经早中三迭纪印支早期运动后,到晚三迭纪,四川盆地进入半咸水至淡水湖盆沉积;川西甘孜、阿坝地区为滨海环境,气候温暖润湿,植物繁茂”。“侏罗纪时期,巴蜀湖面大为缩小,成为蜀湖,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巴蜀湖面大约缩小到十分之一”。

之后,受白垩纪开始的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巴湖、西昌湖、川滇湖相继消失,蜀湖退缩到以灌县、新津以南的蒲江、雅安、洪雅一带为湖心的位置。至老第三世纪末、新第三世纪初,四川形成了一个地势起伏和缓、分布广袤的平原。

扩展资料:

从地理条件上看,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西部为地势高亢的川西高原,东部为盆地。其地势变化特点为西高东低,高差悬殊,过渡带狭窄。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东西地貌的差异,明显可分为两大部分。

西部为川西高原,属青藏高原的东南翼,主要由高山和极高山构成,大多数山地顶部海拔4100——4900米,少数在6000米以上;东部的四川盆地,大致以广元、雅安、叙永、奉节四点联线为界,盆地底部海拔200——750米,地层平缓,广泛分布侏罗系、白垩系的红色砂岩和泥岩,故又有“红色盆地”之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蒲江世纪广场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蒲江世纪广场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为什么四川盆地成地质中心,蒲江世纪广场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