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蒙古族除夕之夜,举行祭祖仪式,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祭火、敬茶,也同汉族一样吃年夜饺子。

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鞭炮,叫“开门炮仗”,预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蒙古人的拜年比较隆重,从正月初一的晨曦时分就已经开始全家人都穿上节日盛装,叩贺新年。

晚辈向长辈拜年时,要衣帽端庄,手捧哈达,恭恭敬敬地来到长辈面前,孩子要向长辈磕头,老人需要摸着孩子的头,送祝福。

晚辈向长辈磕三个头,然后右腿向后,将准备献的哈达,哈达口需向着长辈,当长辈接过哈达,换个哈达口的朝向,再还给晚辈。

平辈之间相互问候拜年。

蒙古人怎样过新年?

蒙古族将过春节称为白月,原因可能与其崇拜蓝色和白色有关。蓝色代表蒙古民族自身,而白色代表纯洁,吉祥和神圣。

蒙古族过春节要送旧和迎新。所谓送旧即腊月二十三清扫户内户外,到傍晚时则要祭火。祭火仪式结束后,全家开始进餐。年三十是最为热闹的一天。全家人皆着新制作的蒙古袍,显得精神焕发。

上午,先要上供祭佛,晚上备好饭菜后,在院外找一平地,铺好新毡,摆上酒席,开始祭祖。祭祖毕,全家上席。晚辈给长辈敬酒称辞岁酒。此日,全家不分男女老幼,皆可尽情娱乐,男人多下蒙古象棋,妇女儿童玩羊拐,一夜不睡,直至天明。

初一凌晨,摆上宴席,先由晚辈给长辈敬酒,行跪拜礼。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上下摆动。

长辈以吉祥言语作为回报。未婚女子与男人一起跪拜,而已婚女子则右膝下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须唱歌。然后便开始外出拜年和迎接前来拜年者。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蒙古人怎样过新年?

1.

年桌

有人说年桌,顾名思义那不就是美食美酒么,但在锡林郭勒的蒙古族年桌,可不一般,蒙古人“年桌”中奶茶、奶食、手把肉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蒙古族的特色美食。

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蒙古除夕习俗

2.

穿新衣

每逢新年,早早的新衣便已备好,这样的习俗让我们的新年特别有年味,而在锡林郭勒的蒙古族过年新衣都是穿蒙古袍,这里的蒙古袍真的算是“私人订制”,无论从绸缎还是配饰的镶嵌,都要用心去打量。

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蒙古除夕习俗

3.

游戏

现在的除夕夜,成了一家人尽情欢乐的时刻,大多都是看看春晚、打打麻将、唱唱歌之类的,而锡林郭勒蒙古族有着特色的游戏,比如下蒙古象棋、玩沙嘎,并且游戏形式繁多,完全可以玩整整一个除夕夜都不会疲倦。

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蒙古除夕习俗

4.

拜年

拜年是最新年最隆重的活动,在正月初一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拜年,之后就开始去亲戚家拜年,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说几句拜年的颂词。

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蒙古除夕习俗

春节祝福语蒙文版?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蒙古人所有工作人员祝福同胞们春节快乐,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蒙古除夕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蒙古除夕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蒙古族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蒙古除夕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