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府城来历?

历史沿革

明嘉靖七年(1528年),原治今马山县乔利圩的思恩府迁治府城圩,上隶广西布政使司,并置辖都阳、安定、白山、古零、兴隆、那马、定罗、旧城、下旺等土司和奉议州、上林土县等。

明万历七年(1579年),思恩府增辖武缘县。

清初,思恩府上隶广西行省,依旧领辖武缘县等州县,并降归顺州来隶。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改泗城州为府来属。

清康熙二年(1663年),思恩府又增划辖镇安土府。

清康熙三年(1664年),思恩府又增辖田州。

清康熙五年(1666年),思恩府再划辖由安隆长官司改升的西隆州和西林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思恩府之泗城军民府改流复府,直隶广西行省;西隆州亦直隶广西行省,并辖西林县。

清雍正七年(1729年),思恩府又析出镇安府直隶广西行省,并析向武、都康、直隶上映等3土州改隶镇安府;同年,思恩府析田州地置百色厅。

民国元年(1912年),思恩府改为武鸣府,治今武鸣县城。此后,镇境属武鸣县地,初属武鸣县北区。

民国中期,为北区寺圩乡、府东乡、府西乡。

1950年初,履武鸣县府城区;同年10月,改为第七区。

1956年,复改为府城区。

1958年,改为八一公社。

1959年,改为府城公社。

1962年,府城公社复改为府城区。

1966年,又改为府城公社。

1984年10月,改为府城乡。

1994年8月,府城乡改为府城镇。

武鸣有哪些镇?

广西武鸣共有以下几个乡镇:城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罗波镇、太平镇、双桥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

武鸣县古称“武缘县”,1912年更名为武鸣县并沿用至今,意为“以武而鸣于天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首府南宁市的辖县,史有“首善之县”美誉。全县县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辖13个镇、21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8万,其中壮族人口约占86%。武鸣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 每年在武鸣县城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武鸣山水秀美,大明山、伊岭岩、灵水、明秀园等风景名胜享誉区内外

武鸣区现辖:

  13个镇:城厢镇、双桥镇、罗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

  武鸣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意为“以武而鸣于天下”,位于南宁市北部,西和西南与隆安县、平果县交界,北接马山县, 南邻南宁市区。

  2021年,武鸣区幅员面积3378平方公里,辖13个镇;总人口约70万人。

武鸣四大镇是哪几个?

武鸣三个人口较多的城镇分别是:城厢镇、两江镇、马头镇。主要为壮语,约60万人讲壮语,约4万人讲客家话或衡塘话等汉语方言(主要分布于武鸣县古称“武缘县”,1912年更名为武鸣县并沿用至今,意为“以武而鸣于天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首府南宁市的辖县,史有“首善之县”美誉。、陆斡镇、府城镇),其余讲各种县境外来的方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鸣府城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鸣府城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武鸣有哪些镇,武鸣府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