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故事?

                位高轿低

  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被提拔,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这是难得的恩遇: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俩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边不得不增加两名护卫外,轿前不仅没有引路官,连扶轿的人也省了去,且轿呢也没有换成绿色,仍乘蓝轿。

  不久,曾国藩又升为二品大员,下人就为他荐举了四名轿夫,要把曾国藩的四人大轿换为八抬大轿。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俗称八抬大轿。但这并非硬性规定,官员如达到品级而收入不丰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级达不到却乘高品级的轿子就算违制,一旦被人举报,不仅要受处分,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

  其实,曾国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晓水满则溢、人满则忌的官场道理,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一律是不摆不坐。虽然,曾国藩因乘蓝呢轿而被下级官员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员出行,都知道向护轿的官员交代一句:“长点眼睛,内阁学士曾国藩大人坐的可是蓝呢轿呢。”

  

曾国藩身上的励志故事?

早年的曾国藩并不聪明,科举考试接连失利。

在一次乡试中,甚至被湖南学政当众羞辱,他屡试不第,考了足足七次才成为秀才,可谓命途多舛。

曾国藩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本身就承担着巨大的家族压力,心中况味可想而知。

智力不如别人,就只能一点点努力,进步一点是一点,他时刻检省自己,书本不舍,日课不辍,坚持了几十年。

曾国藩对自己儿子说:“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困境之中,勤奋刻苦,一步步走,慢慢熬过去,自然可以不断精进。

不仅对自己如此,曾国藩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是这样。

所有的曾氏子孙必须自己洒扫庭院,从小杜绝他们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才有收获,努力才有回报。

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清朝文臣和军事家,他身上有很多励志故事。
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他在乡村放牛时,学习不遗余力,每次看到路旁的任何一块石头都会停下来读书。
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不懈努力,考上了恢复科举之后的状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恒心,即使处于艰难的环境之中,也能够取得成功。
曾国藩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比如他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他注重实际操作,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为他的军队和百姓谋福利。
这些品质都是我们在实践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学习借鉴的。

曾国藩屡败屡战的故事?

靖港惨败,曾国藩一投湘江

1851年一月,洪秀全在金田起义。1852年,太平军攻入湖南,先取岳州,再下湘潭。此前曾国藩由于湖南官场的挤压,正在衡州(衡阳)练兵,于是带领水陆约两万人马在朱张渡码头登岸。两天后,兵发岳州城,却中了石祥帧的空城计,败退回长沙。初战即败,让曾国藩急于想打一场胜仗。

清史稿曾国藩传中记载“汉阳失,武昌++,贼复乘势扰湖南。国藩锐欲讨贼,率水陆军东下”。正是由于求胜心切,没有正确判断靖港太平军的实力,轻敌冒进,又中了太平军的埋伏,两军交手,湘勇一战即溃,曾国藩仓皇奔命。

曾国藩回想自衡州出师以来,两战皆败,辛辛苦苦训练一年的湘勇,竟然如此不堪,此时灰心到了极致,心痛到了极致,于是两眼一闭,居然跳了湘江,后被部将章寿鳞救起。此战失败后,曾国藩把自己关在长沙城外,七天不与人说话。此时他的心里,竟是怎样的一种悲凉。

石达开三败曾国藩,心灰意冷二投锦江

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协克复武昌之威,带领湘军东下江西,连战连捷,在田家镇大胜太平军,兵临九江城下。但在这里他碰到了石达开,也开启了自己一生当中最屈辱和失败的岁月。

到达九江后,曾国藩先后命塔齐布、罗泽南、彭玉鳞及杨载福四路发起进攻,却被太平军林启荣杀得丢盔弃甲,此时的曾国藩依然没有预见危险的来临。攻城失败后,曾国藩接受彭玉麟的建议,绕过九江城攻取湖口与梅家洲。而石达开在见识到九江城防守的实力后,半夜也离开九江来到湖口,立马意识到这里是一个绝佳的战斗地点。遂命罗大纲带一万人马进驻梅家洲,石达开虽然只有二十几岁,却久经战阵,一切安排妥当。恰好胡林翼、罗泽南立功心切,刚好进入太平军的圈套,大败而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曾国藩相关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曾国藩相关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曾国藩故事_曾国藩身上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