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文与历法的典故?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X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X的成熟。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关于中国天文学的故事简短?
落下闳(公元前140-前87年)中国西汉时期天文学家,以历算和天文学的杰出成就著称于世,为我国最早的中国古代天文人物中国古代天文人物历算学家。汉武帝元封年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他与他人合作创制新历法,优于其他历法,被汉武帝采用,称《太初历》,共施行1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优良历法。
天眼之父南怀仁的故事
南仁东是一位天文学家,从小就是一个学霸。
南仁东是学霸,不代表他是书呆子,其实他的兴趣爱好有很多,比如:画画、写字等等。
他长大就去世界最好的地方学习。但是,最后他还是选择自己的国家——中国。
他有一个伟大的愿望,就是造一个很大的一口“锅。”他造那口“锅”,花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时间。
他找这口“锅”应该造哪里,也花了十一年时间,找了全中国三百个地方,选择了郁郁葱葱的大山里头。
他是一个不怕辛苦、坚持的人,即使生病,也要完成这个使命。
然而,有一天,他生病了,但是他不放弃,他还是要完成,人们看到坚持不懈的他,都在支持他,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你专心去做一件事,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那口“锅”造好了。
到了2017年9月15日去世了。
张衡发明钟表故事?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机械钟表是一种用重锤或弹簧的释放能量为动力,推动一系列齿轮运转,借擒纵调速器调节轮系转速,以指针指示时刻和计量时间的计时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文仪器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文仪器的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