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的家乡在一点一点地变化,成为了福建省的一处度假胜地,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我的家乡在平潭,那是一个不大的岛,四周环海,景色宜人。在我出生之前,有人家有电冰箱就算豪了,农业方面来讲,播种靠人力、耕地全靠牛、栽种没大棚。
交通方面来讲,马路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会踩进一个坑里。四轮车少得可怜,马路上大多是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
平潭的楼房大多是旧的,很少人能盖上洋气的房子。房内装修普通,地上和墙壁都是水泥石。校园的装修就更普通了,教室里两个黑板,几张课桌椅。操场上依旧是水泥路。
我的家乡醴陵是一个地处湘东的小县城,以取山陵下漉水(今渌水)善酿甜酒,奉祀祖宗山川神灵而得名,从秦起就有醴陵之地名,家乡也算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家乡是湖南东大门的最前沿,有着湘赣门户的美誉。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有2千多年的陶瓷生产历史。陶瓷和烟花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亘古今而不变,延千年而不绝,也曾让家乡被誉为全国“三湘第一县”之美称。连续几年挤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前一百名!
为什么要了解家乡的历史?
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了解,我们家乡有流传很多年的历史有白人悬棺,白人从头到脚都是白颜色,头发也是白的发亮发亮的,他们的眼珠是红色,但是到了太阳大的时候他们就看不到亮。
这也是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困扰,他们死后棺材都会悬挂到很高岩上面,小时候看到这样的棺材,经常都在想这么高他们怎么上去的。
怎样制定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制定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需要先明确结论,即需要考察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情况。
然后,需要原因,为什么需要进行这项调查计划,原因有两点:一是可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情况,为家乡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二是可以促进家乡的文化旅游发展,增加家乡的知名度和经济收益。
最后,需要介绍调查计划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家乡的历史沿革、名人文化、特色建筑、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等。
调查计划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调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采访当地老人等方式进行。
同时,需要注意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时间节点、人员分工、调查范围、调查方法等,以保证调查计划的顺利实施。
泉港家乡的历史有哪些?
上古
1981年,曾在涂岭镇松园村山坡上和芦朴(原称路打)村坡地上发现石锛和狩猎用的石箭簇,以及陶片等。1987年在芦朴村后埔自然村蚁山(又名艾山、行山)发现了新石器文化遗址(生活年代约在商周时期),找到陶器、石锛等一批文物。说明泉港地区在文献记载以前,已经有了先民居住,属于闽越族的一支。
夏、商
今泉港区域划属扬州。西周泉港属七闽地。春秋战国春秋末战国初,泉港属越国地。周赧王九年(前306年)前后,越亡,泉港属楚国地。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扫平六国,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泉港属闽中郡辖地,为闽越族无诸所领。
汉
初,泉港属闽越王国。元鼎五年(前112年),废闽越王国后泉港改隶会稽郡冶县。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属侯官都尉辖地。三国吴国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后泉港属建安郡东安县地。
西晋
太康三年(282年),后属晋安郡。东晋共19张泉港锦绣广场永和十二年(356年),晋安郡王林禄薨后葬九龙岗,即今涂岭镇龙头岭闽林始祖陵。此为研究“晋人衣冠南渡”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南北朝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泉港属晋平郡。
梁
武帝天监(502—519年)中,析晋平郡地置南安郡,泉港属南安郡南安县。
隋
属泉州(州治在福州)南安县地。
唐
开元六年(718年),准刺史冯仁智之奏请,析南安县东南十五个里置晋江县,“以其地临晋江,故取为名。”泉港为晋江县属地。为加强管理,晋江县在县东北增设一个官署(在今前黄镇古县村),以治理今惠安、泉港等地。五代十国泉港属闽国辖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历史文化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历史文化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