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文化起源?
在唐朝,普洱市属银生节度,因此普洱茶当时叫作银生茶;宋朝时,朝廷为了与少数民族交换战马,建立了以茶易马的茶马互市,为了运输方便,普洱茶被制成紧团茶,销往川藏地区。
元朝时,普洱茶被命名为普茶,是市场上交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明朝到清朝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有记载道: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因此,普洱茶一名沿用至今。
普洱茶最早出现时间?
唐朝。最早的的文字记载是唐朝唐樊绰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但是他记载的只是当时,显然普洱实际历史要远远的比这要早。
普洱茶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年间在云南为官的谢肇淛所撰《滇略》一书,书中说道:“土庶所用,皆普茶也。”所谓普茶,即普洱茶。普洱茶一名在《滇略》中面世以后,逐渐传开。最终名扬海内外,古今传承。
普洱至今有多少年?
2000年之久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候遗种” (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 的历史。
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 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历史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 条: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二 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互市。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 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 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内有7条: 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宁洱 道、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车里再 到勐海道,易武至老挝磨丁道,易武至老挝勐悻道。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 明经思茅至倚邦通过磨者河上的承天桥再到慢撒、易武那条由石板镶成的古茶马道,约 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昔日茶山有许多茶号和茶庄专门从事茶叶的收购、加工和外运销 售,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 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 “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 “家园”的含义。
与普洱茶有关,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是?
布朗族,最早种植普洱茶的民族。
布朗族是我国56种民族之一,云南独有,是人口不足10万的较少民族,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才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以及保山市等普洱茶文化区。
布朗族是我国56种民族之一,云南独有,是人口不足10万的较少民族,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才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以及保山市等普洱茶文化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普洱的历史文化概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普洱的历史文化概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