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有什么由来?

铜鼓多在欢乐和喜庆的场面中出现,但过去在苗族和瑶族的丧葬活动中敲击铜鼓却是必不可少的宗教仪式。生活在我国广西北部山区的瑶族同胞至今在送葬之前还几天几夜连续不断地敲击铜鼓:铜鼓声音宏亮、深沉,鼓声可以把死人离开人间的不幸消息传到很远的村寨,以便他的亲友赶来参加葬礼。敲击铜鼓亦可召唤鬼神前来护祐死者的灵魂,使他平安到达另一个世界。

敲击铜鼓伴随歌舞,常常与祈年禳灾等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历代诗人墨客对南方少数民族敲击铜鼓,载歌载舞赛神的情景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描绘。如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河渎神》中咏道:“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帐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五代词人孙光宪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板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诗词中有明媚旖旎的南国春光,又有在大好春色中,少数民族敲击铜鼓,伴随阵阵鼓声和粗犷的歌声,舞蹈赛神的热烈场面。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俗信妖巫,击铜鼓以祈祷”和“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在西南边远山区,尤其是长江两岸及两广一带特别盛行。我国古代诗人一再把铜鼓赛江神的奇异民族风情载入他们的诗篇,唐朝诗人许浑在《送南客归有怀》中吟道:“绿水暖青菇,湘潭万里春。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瑶族特点?

瑶族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字。

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派 大批++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到了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永和元年(136),由于“徭税”过处重,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武陵蛮纷纷起义。

瑶族的特点:

1、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和红薯为主。

2、瑶族的房屋建筑因地而异,形式多样。

3、瑶族男女都喜欢蓄长发等。瑶族的风俗:

1、瑶族的婚姻风俗是嫁女又嫁郎。

2、瑶族人喜欢唱歌,如:堂歌,打铜鼓、抛绣球等。

3、丧葬风俗上多实行土葬,现在实行殡葬改革,试行火葬等。

乳源瑶族民俗综述?

对于瑶族这个民族来说,我既不陌生也不熟悉,我不是乳源人,但我是瑶族人,我热爱我的民族,我热爱我的家乡,但由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告诉发展,导致了现在的人很少关注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以至于很多年轻人连自己民族的风俗文化以及自己的方言都以及遗忘了!所以我还是呼吁现在的年轻人多关心关心自己民族的事与物,不要让我们以后的孩子忘记了自己的根。

一、民风道德

瑶族在生产、生活以至婚姻家庭等方面,还残存着古代原始社会的某些“痕迹”,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纯朴的古代遗风,有不少已成为瑶族的传统美德。

瑶族历代因散居于深山大岭之中,基本上靠刀耕火种和辅以狩猎为生。这种生存处境,促使其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世代保持着友爱互助精神,做到一家有事四邻相帮。猎获野兽不论男女老幼都平均分配;举办婚宴、拜王等喜庆之事,若资财不足,亦可求助于亲友。这种借贷不付利息,亦无规定还期(一般借物还物),只要其家境稍宽而略有余,必会自动偿还,若到下一代亦无力支付,则债主也不会登门索取。至于被求助者,事无大小,一经答允,不论困难多大,必定会做到。这种互助精神,在生产上表现更为突出,如繁重的铲地、除草等农事,单家独户劳动力少,要赶上季节是较难应付的,但只要寄语亲友,闻者不论相识与否,不管隆冬或炎夏,必按时抵达工地,有时竟多达百余人,且来者都自备膳食,主人既不用招待茶水粥饭,亦不要支付分文工钱。这种互助友爱的美德,瑶族世代相传。

瑶族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热情好客。无论是瑶族、还是汉族,只要到瑶山作客,主人必以席上珍品--熏肉、豆腐、烧酒等款待。即使是串寨走村的阉鸡师傅,也可随时投宿。若是++与瑶民结拜“同年”,只要诚挚相待,其关系则如亲属。若是在瑶山里干活或长途跋涉,因离家远回不去,只要附近有人家,不论主人在不在家或相识与否,都可入内打火做饭,如主人不在家,则食后设法转告主人,来日奉还。吃者从不食言,亦不会遭到非议责难。瑶民在山上劳动或到汉区赶集时,习惯将衣物、饭包等放在路边或树丫上,附一“草结”(用茅草打一结放于物件上)表示物有主人。另外,倘若在野外发现蜂群,但又缺乏工具或无法当即收采,同样以“结草为记”,亦不会被别人采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铜鼓丧事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铜鼓丧事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铜鼓有什么由来 铜鼓丧事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