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司徒的名人有哪些?
司徒卯:(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期陈国大夫。
司徒诩
司徒肃:(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安平侯相。
司徒映:唐朝人。太和元年时(公元827年),唐文宗即位,深知两朝之弊,励精求治,任司徒映为太常卿。出宫女3000余人,放五坊鹰犬,省冗食1200余人,政号清明。不料数年后,宦官挠权,勾心斗角,奢侈浪费,++回潮,文宗仁而少断,制之不得其术,遂成甘露之变。司徒映目睹此情此景,毅然决定辞官还乡,不再在朝廷做不清明的官。
司徒诩:五代时南++。厉永年间任项城县令,有政绩,汉初升为礼部侍郎。周世宗即位后,留意雅乐,议欲考其正音,而诩为足疾病所苦,居多告假,遂命以本官至仕。
司徒诩,喜爱读书,曾经做过永年和项城两个县的县官,得到精明能干的好名声,后汉初期担任了礼部侍郎的官职。司徒诩相信佛陀的教义。
司徒诩曾经出差到江苏、浙江一带去,航行到渤海当中的一个地方,海水的颜色变得像墨一样黑,船夫说:“这里的水底下就是龙王的宫股。”司徒诩就烧了香,诚心地祈祷:“等我船回来时,将要拿一套用金粉写成篆体的佛经书作为礼物供养给大王。”
隔了些时候,司徒诩乘船从江、浙回来了。途经原来的地方,就按照他发过的愿,把一封套的经书放到海里去,一会儿,船底下发出了清幽而响亮的赞叹佛陀的丝竹音乐。船夫说:“呀!这是海龙王来迎接经书了。”船上一百多人都听到了这个音乐,个个表示惊异和赞叹。
司徒羽:(生卒年待考),清河人。五代时期后汉官吏。官至礼部侍郎,有惠政。
司徒姓氏稀有吗?
司徒姓氏是稀有,司徒姓人口4.5万,在姓氏人口排名第536位。
司徒一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据《帝王世纪》记载:“舜为尧司徒,支孙氏焉。”舜曾为尧时的司徒官,负责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等事情,职位相当于宰相。周朝时称为地官大司徒。舜的支系子孙中有以官职名为姓的,称司徒氏。“司徒”这个官职始置于唐虞之际,传到周代,被列为尊贵的六卿之一,掌理邦教。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三公”,清代时,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司徒是不是复姓?
司徒姓,一个典型的汉族复姓,因为各种小说人物名姓司徒而被大众所熟知,目前在百家姓中排438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一位。司徒姓起源和来历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以官职称谓为氏;
二是出自春秋司徒官,以官职称谓为氏;
三是出自子姓,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
为什么司徒不属于百家姓?
“徒”姓是一个人数较少的姓氏,在起源上曾有人推测与“司徒”姓有关。现常见的宋《百家姓》是一个经过续写的,收录的姓氏仍然仅是中国姓氏的一小部分,与当时编著人查到的资料有关,有好多大姓都未能收录,现《新华字典》上标的单姓就有近1000个,明朝有人统计说姓氏3000多,这就是有某个姓没在《百家姓》中是很正常的原因。
司徒为什么姓王?
1.出自姬姓,以官职称谓为氏司徒姓最早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以官职称谓为氏。上古尧帝时期,舜为尧的司徒官(古代官职名称,始于4000多年前),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又名土司。在舜的支系子孙中,有以其官职称谓为氏,称司徙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故司徒氏族人大多尊奉舜帝为得姓始祖。
2.出自春秋司徒官,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夏商周时期,司徒官为六卿之一,相当于宰相,这个官职一直延续到春秋都在使用。据了解,春秋时,伯爵以上的各诸侯国也多设有司徒职位,在其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皆称司徒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司徒姓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司徒姓什么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