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勤能补拙的例子150字?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3、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知识比道德重要的事例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关于知识励志的名人故事: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名家++守愚尚拙的例子?
名家++守愚尚拙的故事之:
张广厚
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在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张广厚上小学时,由于算术成绩特别差,因此,没考上初中,但他并不灰心,他相信只要勤奋学习,一定能克服知识上的缺陷,把学习搞上去。于是他仔细检查了自己学习上的毛病,特别是数学学不好的原因。
经过几个月的苦练,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改变,并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在中学阶段,他的学习更加勤奋了,读完中学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最后在数学方面刻苦钻研,成了国际公认的大数学家。张广厚上小学连算术都考不及格,但以后却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这件事十分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
共和国之恋词作家刘毅然简介?
刘毅然,1955年9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籍贯江西省,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导演,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1988年,担任音乐电影《摇滚青年》的编剧,并为该片的主题歌《爱的迷茫》填词;同年,为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作词,该歌曲获得中国歌曲创作一等奖[1]。1993年,发表小说《西部故事》[2],该小说获得《人民文学》小说奖。1999年,执导电视剧《我亲爱的祖国》[1],该剧获得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3]、第8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4]。2004年,执导革命剧《星火》[5],该剧获得第11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执导的电视剧《苍天》入围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荣誉奖[6]。201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0周年、毛岸英牺牲60周年,执导了传记剧《毛岸英》[7],该剧获得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8]、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9]。2013年,执导近代革命剧《卖花姑娘》[10]。2018年,执导传记剧《向警予》[11]。
中文名
刘毅然
外文名
Yiran Liu[31]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籍贯
江西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广厚是不是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广厚是不是历史人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