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数据库?


中国人物史料非常丰富,除总传、别传(含年谱)、杂传等正体传记外,举凡正史、别史、方志、谱牒、表册、金石、目录及集部文献中,都有大量人物史料。鉴于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源分散于各种资源之中,搜检不易,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结合双方的优势,推出了《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数据库》(以下简称“传记数据库”),并被列为首批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转型升级项目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人物传记数据库内容以人物为节点,以时间、地域为坐标,以人物传记原始文献为主要内容,以人物小传为补充,辅以时代转换、诗文反查、康熙字典等工具,具备对人物、时代、地域、诗文、小传、文献的检索,以及繁简体输入、古今地名对照和个人数据管理等其他功能。

吸收历代整理成果,整合传记核心资源

人物库的文献来源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为主,整合了我社几十年来对历代人物传记资源的持续整理形成的核心资源,吸收近现代以来历代人物传记资料的索引整理和数字化成果(哈佛燕京引得编纂处的人物传记引得、北京大学数据分析中心人物传记知识服务系统)。

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全面,人物数量众多

本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收录中国历代人物传记史料全面、人物数量众多的专题数据库,截至2018年3月,人物数量为881,413人,文献数量为7,799种,图片数量为3,743,565张,图片大小为2.79TB。资源内容涵盖正史、别XING史、地方志、总传、别传、文集、年谱、家谱、日记、手札、表册、名录、金石碑传等各个方面。

哥白尼和托勒密的资料?

托勒密小传

托勒密原名克罗狄斯·托勒密,是“地心说”的集大成者。大概由于年代久远以及战乱的原因,有关他的生平,史书上记载很少。只能根据现存的资料推断,托勒密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公元127年,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他曾长期住在亚历山大城,直到151年。168年去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天文学大成》(13卷),是根据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写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主要论述宇宙的地心体系,认为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着它运行。此书在中世纪被尊为天文学的标准著作,直到16世纪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地心说才被推翻。

哥白尼小传

哥白尼原名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伟大的科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诞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城。他从小就喜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哥白尼10岁时,父亲就病逝了,不久母亲也去世。从此,哥白尼就由任教会主教的舅舅乌卡什·瓦兹洛德抚养,直至长大。

18岁时,哥白尼进入当时波兰最著名的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在克拉科夫大学,哥白尼对天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对当时在天文学占统治地位的托勒密体系提出了疑问。22岁以后,哥白尼又到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和帕多瓦大学学习。在意大利学习期间,哥白尼对天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阅读了大量的天文学著作,并对天文现象进行了观测,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哥白尼逐渐认识了托勒密“地心说”的错误,并开始产生“日心说”的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写近代历史人物小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写近代历史人物小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历史人物数据库_哥白尼和托勒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