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人是哪里迁来的?
福清人大多是中原南迁过来的历史上不是有三次南迁么?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1127年北宋的靖康之变及宋室南渡导致了中国第三次人口南迁++。以前海上交通不发达我们福清可是南蛮地带啊··
福清古代叫什么?
福清,是现福建省福州市的下辖县级市,古代有多种叫法:唐圣历二年(699年)置万安县,治今址。天宝元年(742年)改福唐县。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改永昌县;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改福唐县,长兴四年(933年)改福清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福清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1990 年改设福清市。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和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翼,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誉。
福清人的祖先是谁?
福清人大多是中原南迁过来的历史上不是有三次南迁么?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1127年北宋的靖康之变及宋室南渡导致了中国第三次人口南迁++。以前海上交通不发达我们福清可是南蛮地带。
谁知道番薯丸的由来?
据专家考证,番薯传入我国已有400多年,而且是首先传入广东的粤西地区,然后遍及全国的,还流传着动人的故事呢。
明朝万历年间,吴川有位医生叫林怀兰,他医术精,交游广,常在粤西、桂南一带行医。
有一次,经朋友介绍,他医好了交趾国(即越南)守关大将的病,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交趾国王有位公主,久病不愈,守关大将就介绍林怀兰医生给公主治病,几服药就痊愈了。
国王非常高兴,为了答谢林医生,国王设盛宴招待。
席间有熟番薯,林医生第一次吃番薯,觉得很好吃。
他听说番薯生熟都能吃,就要了一个生番薯,吃了几口,剩下半截就放在衣袋里了。
林医生出关时,半截番薯被查出来了。
当时交趾国规定,番薯是严禁出境的,违者要杀头。
这件事使守关大将左右为难,放医生出关是对国王不忠,依法办事对老朋友不义,他毅然送走林医生就++了。
后来林医生顺利回到了家乡,番薯就在吴川、电白一带安家落户了。
番薯耐旱耐瘠,粗生家种,产量高,很适合粤西地区种植,从此,粤西人民再不挨饥受饿了,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白建立了 “番薯林公庙”,以纪念林怀兰医生引种番薯的功绩。(引刘汉权文)明中后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在农业方面,这时水稻产量较前有了提高,一般稻田亩产二石到三石,个别地区达到五、六石。
这时有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自外国传入。
玉米(又称玉蜀黍)的原产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纪,由几条渠道传入我国。
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有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番薯(又称红薯,俗称地瓜)的原产地也是美洲,大约在万历年间,分别由菲律宾、越南、缅甸传入我国。首先种植番薯的是福建、广东和云南,不久浙江也引进番薯,此后番薯的种植逐渐推广。番薯产量很高,每亩可得数千斤,所以传布很快。
福清四大传统小吃?
福清特产一:福清海蛎饼
福清海蛎饼是福建福清的传统特色小吃
福清特产二:福清光饼
光饼是福清传统风味小吃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就已经有记载了。选用优质的面粉、芝麻、酵母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福清光饼色、香、味俱备。2008年,光饼制作技艺被列为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福清特产三:芋馃, 芋馃是福建福清的特色小吃,是坊间大众化小吃类糕点,选用芋头为主要原料,然后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食用时切割成薄片呈三角形,放入热油锅猛火炸至馃皮黄酥。
福清特产四:鼠曲馃
鼠曲馃是福建福清的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
福清特产五:福清鱼丸, 福清鱼丸是福建福清的特色小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清历史文化课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福清历史文化课件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