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学院?
光绪31年3月(1905年4月),修订法律大臣伍廷芳、沈家本关于设立法律学堂奏请,得到了清廷的支持。经学部批准,历半年的准备,京师法律学堂于光绪32年9月12日开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中央开办、进行法学教育的专门学校,培养了一千多名毕业学员。其中大多数毕业生,都成为中华大地上早期的司法业务骨干,为中国的法治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谁取消的酷刑?
沈家本,中国法制现代化之父,彻底废除凌迟、枭首等酷刑的第一人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一直为世界瞩目,更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但在这辉煌的背后,却有一丝阴霾隐藏其中,从远古的尧舜时代开始,为了实现统治者的意图,存在着的一些反人性的酷刑,高悬挂于历史的天空,让那个时期中国的法制呈现出冷酷血腥。
当时,各代君王以制造恐惧的方式来预防犯罪,进行统治,而
酷刑就是制造恐惧的重要工具
。中国的酷刑历史可追溯到远古的尧舜时期,当时就有“五虐”之刑,包括“截人耳鼻,椓阴黥面”。随着朝代的更迭,各种奇葩的酷刑就越来越多。
而这一切,在几千年后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戛然而止。
他就是睁眼看世界,让中国的法制重现人性的光辉,开始步入现代文明轨道,
中国法制现代化之父-沈家本。

沈家本。
1886年,沈家本第一部公开刊印的学术著作《刺字集》,成书出版。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又撰写了《秋谳须知》、《律例偶笺》和《律例杂说》等十余部书稿。这种研究使沈家本具备了渊博的法律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为日后修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现代国家取消了酷刑。
2 因为酷刑不仅会导致人身伤害,而且对受害者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并且可能导致他们承认自己没有犯下的罪行。
因此,现代国家越来越重视保护人权和尊重法律程序,决定取消酷刑。
3 取消酷刑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一项人权保护措施,也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基本的法律原则。
除了取消酷刑之外,现代国家还采取了许多其他的措施,如实施更严格的刑事司法制度和多种刑事惩罚手段等,在维护公正和保护人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徭役,什么时候废除的?
是1912年废除的。
191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下谕颁布《钦定大清刑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典。在这部现代刑法典里,沈家本《人口议》的第9条被采纳,主奴名义在法律上绝对成为非法。
但是,这一法律规定的生效时间是1912年,那时已经是民国了,颁布这部法律的政府已经完蛋,法律似乎也应该失效。
不过,1912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一条使奴隶制在中国成为非法。所以应该是在1912年,中国才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
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秦、汉有更卒、正卒、戍卒等役。以后历代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贫民百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沈家本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沈家本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