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阳的由来?

源于姬姓,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今河南济源),史称其为“阳樊”。

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敬王姬丐四年间(公元前520~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为篡夺王位,于周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发动了叛乱。在此期间,阳樊为避王室之乱而奔居燕国。燕惠公接纳了阳樊,将自己的别邑唐(游猎玩耍之园区,今山西冀城)赐予他,此后燕国的别唐又改称为阳邑。后来燕惠公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启动了政治改革,欲重用下层有才华的官吏以取代贵族诸大夫,却遭到了上层贵族们的强烈反对,燕惠公不得不逃往齐国避难。有意思的是:当时齐国大夫高偃率齐军接应燕惠公,并将其保护起来后,也将其安置于阳邑(今山东临沂沂水)。燕国诸贵族拥立了新君,即燕悼公,并对要复立燕惠公的齐、晋联军采分化瓦解的策略,迫使得齐国承认了燕国拥立新君的现状。从此以后,燕国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就此在政治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各诸侯国,一直到秦始皇灭燕国。

阳樊在此期间又不得不转迁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后以自己原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子孙后代皆因之,成为阳氏一大族。阳氏族人大多尊奉阳樊为得姓始祖。

阳姓起源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代北鲜卑莫胡卢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莫胡卢氏,代人,(魏)孝文改为阳氏。”代北(今河西走廊及以北一带)鲜卑族人入主中原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顺利平定地方叛乱后,把彻底的汉化政策当成一生最重要的事业,谁敢阻拦,就会遭到最无情的惩罚。他的亲生儿子、十五岁的太子拓拔·恂就是因违抗父亲的汉化政策而送了命。

全国第一批遗产名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山杨氏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山杨氏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姓氏阳的由来 文山杨氏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