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历史上“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主要战役有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京保卫战等。

一、三个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此期间,+++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

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2、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为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中央政权。+++顽固派加剧了++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和分裂的方针,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反+++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战争的重要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亦不能西进进攻印度。+++坚持++++,大发国难财,使其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度过了抗战中最困难的阶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中国历史发展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中国历史发展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新中国历史发展线,新中国历史发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