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吃有色米饭?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小时候清明前夕,广西这边的很多地区人都会做糯米饭祭祖。我尤爱黑色的糯米饭,黑得发亮。特香。

原料用天然的植物,枫叶染色。做法有煲的,炒的。煲的水分吸收充足,口感软糯。炒的,略干,水分吸收得少,口感香糯,唇齿留香。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

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是:三圣母与沉香

传说仙女三圣母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了天条,于是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还不给她东西吃。三圣母的儿子沉香为了不让母亲饿着,就把饭给母亲送到地狱,哪知每次路过狱门时都让看门鬼给吃光了。

沉香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枫叶汁把糯米浸黑后煮成青精饭,看门鬼从没吃过黑米饭,以为有毒便不敢再吃。从此,沉香的母亲就是依靠这青精饭得以维持生命。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便将三圣母释放了。

于是,传说吃过的人,都是被天神眷顾的孩子,会一辈子幸运哦。哈哈哈。

在清明节的习俗食物最为闻名的便是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因其呈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而得名。分别是用枫叶、红蓝草、黄花、紫蕃藤等纯天然植物汁液将糯米浸染出黑、红、黄、紫四种颜色,再与糯米原本的白色相组合,煮出来的糯米饭五彩缤纷,各具清香。

壮家人更是把五色糯米饭视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布依族清明节习俗?

清明时节的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祭祀节日,相当于汉族人的清明节,其中融入了汉族清明节的内容。由于地区不同,节日的内容也不同。

节日这天关岭地区的布依族要做清明粑;望谟地区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罗平一带的布依族群众要用鸡、猪、羊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节日期间,布依族孩子们背着煮熟的红鸡蛋到河边玩水车,青年人在河中游泳、划竹排、打水仗。各家的父母要准备上好的饭菜,送至河滩与孩子们共餐;有的地区组织++,进行社交活动;有的地区的布依族一村或几个村子共建社祠,杀猪宰牛吃黄色糯米饭供祭社神山神。

布依族清明节五彩糯米饭必不可少,在碑前用新摘的树叶铺设为供桌,现场杀鸡做菜,墓碑上粘上鸡血鸡毛,祭供鸡肉、猪肉、葱花煎蛋、布依土酒,五色花米饭、清明粑等祭品,倒上三杯酒,点上香和烛,每人手拿三根香在碑前躹躬作揖,烧上纸钱,念叨祖宗保佑,祈求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孩子学习进步。

布依族:五彩糯米饭必不可少

在我省黔南州、黔西南州,布依族群众在每年的“三月三”祭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五彩糯米饭必不可少。

前一天,勤劳的布依族妇女就会泡糯米,为制作五色糯米饭做准备。

糯米是主要食材,五色从何而来?黑色是捣碎的枫叶汁、黄色由染饭花的花枝浸泡得来……染料皆为天然,是大自然的馈赠。浸泡染色后,各自蒸好,倒入一个大簸箕里加白糯米搅拌,五色糯米饭就这样制成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黑色清明节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黑色清明节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有色米饭_布依族清明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