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过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宁波,每到端午都有以下风俗:
各区县(市)既有粽子、香袋、雄黄酒的香味,也有挂菖蒲、大蒜头,插艾草,送端午担的旧俗,还有佩香袋、系长寿绳、画额、挂钟馗像、龙舟竞渡等,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让你挑花眼。
宁波地方民俗?
祈盼吉祥话春节
农历的十二月廿三,宁波人称之为“小年”。据说这天是灶君菩萨生日,每户人家当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宁波人又把这一也称为“祭灶夜”。其实,“祭灶果”是宁波特有的,它是由冻米糖、脚骨糖、红球、白球、麻球、油果等混合而成。当供桌上的蜡烛快燃尽时,大人就把厨房大灶上神龛里的灶君菩萨请下来,连同一匹“灶马”用蜡烛火苗点着后送上天。然后,马上把“祭灶果”分给孩子们吃。祭灶,按老百姓的说法是要灶君菩萨上天宫后,对玉帝“多说好话”,以求“来年下界降吉祥”。
年前,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谢年”。“谢年”是表示宁波人对大自然的年终感恩,对祖先的告慰,也是对来年吉祥如意的祈盼。“谢年”也叫“谢年羹饭”。一般人家用五个祭盘。祭盘是红色的圆形木盘,比洗脸盆略小,也浅一些。祭盘上的祭品,中间一盘是一只猪头,称为“利市”,是吉利的意思。办不到猪头的用一刀肋条肉代替。另一盘是一只大公鸡,或者是两只较小的公鸡,但母鸡是不用的。以上两盘是熟食,其余三盘是生料:一盘是两条鲢鱼,象征岁岁有鱼(余);一盘是蚶子,象征对本对利;最后一盘是年糕,象征生活年年高,年糕三四条一排,纵横交错地叠起来。桌前摆放香炉和烛台,还放年糕粉做成的“元宝”。桌的四周放酒杯和筷子。整个桌面摆得满满当当的。
正月初一为春节。
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次、次、次”的哑炮,则表示不吉,立即补放一个。
北仑小港赛龙舟什么时候举行?
开始于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上午8点半。宁波端午龙舟赛于6月3日早晨8点半开赛,20支队伍参赛,包括19支村级龙舟队和1支机关龙舟队。作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村村都有龙舟队。除了本地村民加入龙舟队,不少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也成了龙舟队的主力。在20支参赛的龙舟队中,30%左右的队员是企业外来务工人员。
宁波赛龙舟附近有哪些地方?
宁波端午旅游可以去东钱湖、鄞州云龙镇、北仑小浃江看龙舟赛。
每年端午节,当然少不了东钱湖端午龙舟赛。东钱湖龙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东钱湖陶公山一带,则有撑龙船的习俗。每年端午节都会在东钱湖陶公山景区举办龙舟赛活动,端午可以来这里看龙舟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宁波端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宁波端午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