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时间习俗?

1、礼节习俗: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2、婚嫁习俗: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

3、饮食习俗: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汉八旗和蒙八旗的旗主分别是谁。有很出名的历史人物吗?

不是这样的,八旗本身不是按民族划分,而是按旗色划分。所谓八旗汉军,与八旗蒙古,是因为最初成立这些旗时其中的汉军或蒙古军的人数相对较多,所以俗称 八旗汉军,八旗蒙古。但随着后来八旗军缺的经常调动,他们与满洲兵之间工作职务经常换迁,彼此越来越混杂,比如曹雪芹家祖上本是++却属于满洲镶白旗。孝庄皇后本是蒙古人却在满洲正黄旗。佟图赖本是满洲人却在汉军镶黄旗。最后完全混杂了,八旗汉军、八旗蒙古仅仅是留个虚名而已。事实上在八旗里边根本没有绝对的民族区分,八旗汉军的牛录中有很多是嫡系的佛满洲女真人也有蒙古人,在八旗蒙古当中也是这样,在八旗满洲当中也有不少蒙古军与汉军。由于满洲人占绝大多数,所以汉军与蒙古军的习俗逐渐随其满化,到了晚清时期他们在风俗上基本已经看不出蒙古或汉族的痕迹了。

汉八旗的后代为什么就变成满族了?

首先纠正一个称谓,不是“汉八旗”,而是“八旗汉军”。

因为本人就是八旗汉军的后代(家谱有写在明末清初时于辽东编入镶黄旗汉军),现在身份证上是满族,所以多少算是有点儿发言权。

讨论“八旗汉军为什么就变成现在的满族了”这一问题,我想有一个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汉军满洲化”的问题。没错,民族融合是双向的,大家都知道满人汉化了,其实八旗中的汉军也是在满洲化的。

八旗汉军始建于皇太极时期,根据时间先后顺序一般可以分为陈汉军和新汉军。陈汉军是指早在清军入关之前在辽东地区就已经编入八旗的++,而新汉军则是入关后的++归附者和原三藩部属等。

清朝其实一直在推行八旗的满洲化政策,在八旗内,不仅满洲旗人,连汉军旗人也要接受所谓”国语骑射“的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旗人不仅在服饰、发式上与满洲无异,连语言、习俗、信仰等方面都与满洲趋同。例如,本人家谱中记载,有几代先祖的姓名就是满语而非汉语的。甚至直到我父亲这一辈,以前在家里还管我爷爷叫“ma(四声)”,管我奶奶叫“ne(四声)”(算是满语称呼父母的“阿玛”、“额涅”在辽东旗人中的一种方言变音吧)。

另外,清朝推行的民族隔离政策实际上也并非“满汉不通婚”而是“旗民不通婚”,像康熙的母亲佟佳氏原本就是汉军旗(后来抬旗入了满洲旗),权臣明珠之子、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原配卢氏也是汉军旗人。所以,在八旗内,满汉是逐渐趋同的。

到了乾隆时期,长期受朝廷供养、不事生产的八旗已然成为清廷的一大累赘。乾隆皇帝为解决这一问题,减轻财政负担,减少八旗编制,推行了“汉军出旗”的政策,即对汉军旗人进行有选择性地剔除。将那些入关后归附的、满洲化程度不深的、仍然保留++习俗的“新汉军”旗人强制逐出八旗,自谋生路。而那些早在入关前就已编入八旗,语言习俗早已满洲化的辽东陈汉军则保留在了八旗编制内。至此,仍留在八旗内的汉军基本上就只剩下已经满洲化的陈汉军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旗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旗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满族时间习俗 八旗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