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历史上叫什么?

大冶市,汉属鄂县,三国属武昌县,隋属永兴县。唐天佑二年(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置大冶县。以境内矿产丰富采冶业发达,按《庄子·大宗师》“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一语,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元、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府和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

大冶市,原来叫大冶县,属于黄石市管辖,后来通过伍修权等冶县名人的努力,改为县级市。黄石市是湖北省地级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也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晚清湖北名臣?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直隶南皮,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1852年中顺天府解元,1863年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教育方面,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

王穴 王肃 王贤 王柜四兄弟从哪迁来涉县?

根据历史记载,王穴、王肃、王贤、王柜四兄弟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将领,曾被任命为宁夏镇守使和陕西布政使等职务。据称,他们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从大冶迁往涉县,因为涉县地理位置重要,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交汇处,具有军事、经济等重要意义,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适宜居住和发展。
在涉县,王穴、王肃、王贤、王柜四兄弟得到了官府的赏识和信任,大力推动当地的农业、商业和文化发展,促进了涉县的繁荣和富强。他们还在涉县修建了多处文化场馆,如王柜书院、王穴观音庙等,为当地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因此,王穴、王肃、王贤、王柜四兄弟在涉县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成为了当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符号。而他们从大冶迁来涉县,则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考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四兄弟从武陟县迁来涉县。
2 据史料记载,四兄弟的祖先王胡仲携家族移居至武陟县,后代繁衍至王穴、王肃、王贤、王柜四兄弟。
四兄弟在成年后迁往涉县。
3 涉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四兄弟的迁徙活动与当时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等相关,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1 四兄弟是从开封迁来涉县的。
2 这个结论可以从历史记载中得知,王穴、王肃、王贤、王柜四兄弟是北宋时期的名将,曾在开封担任要职。
3 他们在北宋末年受到宰相吕公著的厚待,被派往涉县任职。
涉县是当时的边陲之地,四兄弟在那里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政治活动,成为了历史上的名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冶名人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冶名人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冶市历史上叫什么_晚清湖北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