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琴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历史故事吗?还有一个叫琴断口的地方?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约15亩,除殿堂主建筑外,还有庭院、林园、花坛、茶室等,布局精巧、层次分明。殿堂前有琴台,为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约20平方米,相传为伯牙抚琴之处。

琴断口在汉阳城区西北的米粮山下,北临汉水,是一个人口近万名的小集镇。琴断口这个名字也有着一段经典的典故。琴断口小河宽10多米,连接汉江,由于平时闸口长关着,所以河里水是静止的,纯野钓的天然场所,鲫鱼很大,鲫鱼 鲤鱼 草鱼都有。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头一次来汉水,见这里风景如画,一时兴起,便端坐月下独自抚琴。弹得兴奋时,兀地发现有人偷听。这风景原是自家独赏的,有如这琴声,也是自家独听的。居然有人在此偷窥偷听。俞伯牙想想很生气,心一恼,情一躁,便把琴弦拨断了。

这个偷听的人,就是钟子期。汉阳著名的钟家村,就是钟子期家住的村庄。钟子期打樵经过此地,听到这美妙琴声,忍不住伫足,久久不忍离开。钟子期见琴断人恼,便忙不迭上前赔礼,并把他听琴的感受说与俞伯牙听。俞伯牙不信这荒野樵夫能听懂自己的高雅琴声,于是志在高山弹奏一曲,钟子期曰:“巍巍乎志在高山。”俞伯牙又志在流水弹奏一曲,钟子期曰:“洋洋乎志在流水”。俞伯牙遂将钟子期引为知音。

武汉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我省曾发3次6级以上地震 湖北省地处华东、华南两大断块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地质构造、断裂活动以及新地质构造运动比较复杂,具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质背景,历史上发生过有记载的破坏性地震(4.7级以上)33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3次。 公元788年3月,竹山发生6.5级地震。 1856年,咸丰大路坝发生6级以上地震,山崩十余里,堆积成了一座大坝,形成了目前我国保存最大的地震堰塞湖———小南海。 1932年,麻城黄土岗发生6级地震,人畜死亡很多。 武汉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 1470年1月,武昌、汉阳发生5级地震; 1605年3-4月间,武昌(江夏)等地发生四又四分之三级地震; 1605年6月,武昌、汉阳等地发生5级地震; 1897年1月,武昌、汉口发生5级地震; 1930年3月,武汉发生4级地震; 1932年,受麻城黄土岗发生6级地震波及,武汉出现人员受伤和房屋倒塌现象。 解放后,武汉未记载到有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黄鹤楼的特点和来历?

关于黄鹤楼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1、因为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面八方」,即四边套八边形,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形如展翅的仙鹤,再加上楼上所覆为黄色琉璃瓦,故名「黄鹤楼」。

2、还有一种说法是受黄鹤楼的选址所影响,黄鹤楼建在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古代人将「鹄」「鹤」两字通用,所谓的黄鹤楼,其实就是黄鹄楼。那么黄鹄又是什么动物呢?黄鹄就是大家熟知的天鹅。因为天鹅嘴的根部有赤黄色的瘤,被古人称为黄鹄。

3、另一种说法是很早以前,曾经有一位辛姓妇人在山上卖酒。有位道士经常从她的酒铺前路过,这位道士生得高大俊逸,仪表不凡,可是衣衫破烂。道士时常向辛氏讨酒喝,从来也不给钱。辛氏心地善良,性格豪爽,从来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就这样,道士成了辛氏的常客。有一天,这位道士突然对辛氏说,我喝了你上千杯酒了,没有付酒钱,这个恩情我一定会报答。他从竹篮里拿了一只橘子,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他告诉辛氏,今后有客人来饮酒,只要拍一拍手,仙鹤就会从墙上下来为客人跳舞助兴。说完,道士就消失了。

辛氏知道自己遇上了仙人。她依言行之,果然有鹤自墙而下翩翩起舞,此后辛氏的酒铺门庭若市,辛氏大富。十年之后,那位仙人又来到辛氏的酒铺,把酒相谈,非常快乐。仙人离开时,抽出腰间的铁笛演奏曲子,乐曲的声音非常美妙,听的人如痴如醉,仙鹤也随之飘下墙来,仙人跨上仙鹤,吹笛远去。

辛氏此时已经富甲一方,为了纪念这位仙人,她专门建造一座仙气缥缈的高楼,起名为「黄鹤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汉历史文化建筑视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汉历史文化建筑视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汉阳琴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什么历史故事吗?还有一个叫琴断口的地方_武汉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