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3月3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三月三拜蚩尤。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假日,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扩展资料
民族特色
壮族
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3月3是什么季节?
三月三,又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也是中国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日子。
上巳节也叫春浴日、女儿节,堪称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
上巳节由来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
——《后汉书·礼仪志上》
上巳的渊源,有一种浪漫特质。它在流传中被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所萦绕,从春秋开始,从未少过兰草芬芳,尤到盛世大唐,自由绮丽的文学,使这一古老节日焕发出更丰饶多姿的面貌。
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情形。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位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祓除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去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族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月3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月3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