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华阴杨氏起源?
- 2、杨恽父亲?
- 3、汗流浃背的成语故事?
华阴杨氏起源?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华阴杨氏,即是春秋羊舌氏后裔。《氏族略》的《杨氏》条说:“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
据《史记·晋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书记载,晋顷公十二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换妻子,被祁盈发现,把他两个囚禁起来。有个大夫叫荀跞,因受了祁胜的贿赂,状告祁盈私自抓人,结果晋顷公逮捕了祁盈。
杨食我是祁盈的好朋友,认为晋顷公处事不公,一气之下帮祁家杀死了祁胜和邬藏。晋顷公大怒,晋国的其他几家公卿正想削弱公族势力,于是乘机杀死祁盈和杨食我,并攻灭祁氏、羊舌氏两族,
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作为这些公卿子孙的食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亦载:“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
羊舌肸的子孙逃到华山仙谷隐居,居住在华阴。至汉朝华阴属弘农郡,称为杨氏,此即弘农杨氏由山西徙居华阴的历史过程,亦即华阴杨氏之由来。
华阴杨氏,是杨姓的郡望,始自西汉丞相杨敞。杨敞玄孙杨震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
杨恽父亲?
杨恽的父亲是杨敞。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西汉中期宰相,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赤泉侯杨喜曾孙,太史令司马迁之婿。公元前74年,杨敞逝世。
汗流浃背的成语故事?
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
【出处】
《汉书·杨敞传》: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唯唯而已。
【故事】
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侯。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做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仲仲,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农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知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
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到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大难临头。”
杨敞在房里来回踱步,却拿不定主意。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杨敞的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告知田延年,她丈夫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听了,很高兴地告辞走了。
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
第二天,杨敞与群臣谒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杨敞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杨敞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