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风俗的特点?

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四接财神,年初五启市日,年初六送穷神。 传统习俗:剃辫子。又称“剃龙头”,是针对小男孩而言的一种习俗仪式。一般是在男孩头顶上留一撮桃形的头发,在脑后巴子上留一撮头发辫小辫子,俗称“鳖尾(yí)巴”,鳖尾巴载着家人的美好希望、伴着孩子天真的笑声,一长就是六年或十二年

关于蒙城的民俗?

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四接财神,年初五启市日,年初六送穷神。

传统习俗:剃辫子。又称“剃龙头”,是针对小男孩而言的一种习俗仪式。一般是在男孩头顶上留一撮桃形的头发,在脑后巴子上留一撮头发辫小辫子,俗称“鳖尾(yí)巴”,鳖尾巴载着家人的美好希望、伴着孩子天真的笑声,一长就是六年或十二年。以前,举行“剃辫子”仪式都选在男孩十二岁这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认为二月初二“龙抬头”,所以又称为“剃龙头”。

盖房上梁选双头日子(忌二、五、八)上午,放鞭炮、撒红点馒头、花生等,亲友持酒肉或现金来贺,称“压风”。主人设宴待客和建房工匠。建国后此俗仍存,此等贺仪日趋丰渥,酬往报还,不胜其苦。

为什么元宵节要蒸面灯?

元宵节蒸面灯的习俗一般在皖北蒙城一带地区,元宵节蒸面灯点面灯看灯芯的火花,寓意来年日子红火。按照属相蒸的生肖面灯,人手一个,也是吉祥的意思…灯花越大则预示着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红火火的…有草垛灯,仓龙灯,钱龙灯,分别放在牲畜圈,粮仓,钱柜上,都有很好的寓意…

送大雁是什么时候?

二月初二。

这是中国一些地方的民俗。

青龙节,大雁落,老人有劫难,这就不能不让子女们为父母的健康操心担心,那么,如何才能为老人消灾避祸呢?作为“父母小棉袄”之称的出嫁的女儿,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方式方法,送红伞,送红袄,送布鞋,希望以此来保佑父母除凶去疾、祛瘟辟邪,祝福父母健康平安、福寿延年。在蒙城,就有“二月二送雁馍”的习俗,每当农历二月初二来临之际,出嫁的女儿都要为爹娘送一对“大雁”,据说老人吃了大雁便可以避凶化吉,这叫做“吃了雁,活一万。”听,多么美好的祝福!

正月十六

老话说,闰月年送大雁,闰月父母活一千,闰月鞋,闰月穿,平平安安一万年。按照民间说法,每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送雁”送鞋,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同时在古代,提亲的时候也要送大雁,这是提亲之礼。因为雁是最忠贞的动物,配偶去世了,另一只雁会终身不嫁不娶,称为“孤雁一世”。提亲送雁,即以大雁象征婚姻的忠贞。平时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多关心父母,而不仅仅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对父母好。

送老雁的习俗是:每年正月十六,已出嫁的女儿要带上“老雁”回娘家看望父母。这一时间,也正是春回大地,雁子北飞之时,连雁子都飞回北方了,于是就有了“送老雁”的民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蒙城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蒙城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蒙城风俗的特点_关于蒙城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