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习俗是什么?

潮州民间习俗

待 客

潮州人热情好客。客人到家时往往以工夫茶接待。工夫茶的冲泡比较讲究。第一冲一般不喝,第二冲就是恭请客人的了。旧时旅外亲人久别回乡到家或做客,或对第一次来做客的客人,家人或主人要请他吃甜蛋,现在不太注重这一礼节了。

嫁女习俗

嫁娶时传授家规:

女子出嫁时,除父母长辈教以当媳妇的一般道理和知识外,有个仪式是要女儿坐在水缸上,然后才上花轿。此俗寓示女儿要像水缸一样要“大器量”,心胸豁达,勿斤斤计较。

认米缸:听翁姑介绍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饭烧粥数量等。

采水缸:翁姑告知到什么地方打水,水桶、桶担钩挂在什么地方以及饮水如何保持卫生等。

搅米泔缸:用木棒搅拌,让媳妇看看里面没有生米熟饭,示意不能浪费。

生火:教媳妇生火煮饭。习俗新娘进门要顶替翁姑或妯娌做饭。 即使富户人家有女佣煮饭,也要有十二天,或一月或四个月参加做饭。

站着吃饭:新娘初到要尊老惜细,开始站着吃饭,且要为长辈添饭。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劝儿媳坐着吃或不必为长辈添饭时才免此礼。 如不可站门槛,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宾主排辈。

潮州有哪些传统文化?

潮州有如下传统文化

潮州民间习俗

待 客

潮州人热情好客。客人到家时往往以工夫茶接待。工夫茶的冲泡比较讲究。第一冲一般不喝,第二冲就是恭请客人的了。旧时旅外亲人久别回乡到家或做客,或对第一次来做客的客人,家人或主人要请他吃甜蛋,现在不太注重这一礼节了。

嫁女习俗

嫁娶时传授家规:

女子出嫁时,除父母长辈教以当媳妇的一般道理和知识外,有个仪式是要女儿坐在水缸上,然后才上花轿。此俗寓示女儿要像水缸一样要“大器量”,心胸豁达,勿斤斤计较。

认米缸:听翁姑介绍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饭烧粥数量等。

潮州的传统文化有潮州大锣鼓,潮州音乐,潮州菜,潮州陶瓷,潮州工夫茶等,这些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一直至现在还在继续沿用,特别是潮州大锣鼓在省比赛中都获过金奖。

潮州七样菜?

七样菜(七样菜茶)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传统民俗。在潮州地区,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

这种风俗最早可上溯到晋朝,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也称“人胜节”。吃“七样菜”,这一古老的中原习俗能在潮汕大地保留下来、历久弥新,正在于它的好意头:潮汕七样菜。

潮州结婚有什么风俗?

潮州结婚的风俗有:

合八字,定亲

定亲前,男女方会交换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看看是否相克。对现在多数自由恋爱的情侣来说,合八字不过是在走个程序,算命先生“情商”也高,基本都是“天作之合”。

送聘,择日

潮汕人把橄榄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潮汕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半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

洗花水

临嫁前一晚,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

安床

婚礼前一日,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安床完毕,要将红包呈丁字置放在床脚,意味着早日添丁。

迎亲

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

吃半碗饭

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给新娘,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而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接新娘

结婚当日,新郎到新娘家把新娘载回。出嫁时,新娘要带上嫁妆。嫁妆中,必须有灯、木屐、针线、镜子、梳子、尺子、米筒、草头肚兜等,要备上送给儿童的玩具、文具,送给亲朋好友的袜子。

五碗头,合房圆

进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头”。桌上四角放四个甜杯,杯里放红糖,每夹一菜都粘一点红糖,意取从头到尾件件甜。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即吃甜汤圆,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州人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州人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潮州的习俗是什么_潮州有哪些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