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不是姜子牙写的?

当然不是。易经成书的历史更早,相传是伏羲氏仰观天文,府察大地,创制八卦以类天下。后人称为先天八卦。夏有连山,商有归藏,这些都是对先天八卦的发展。

到了文王被拘时,重新演绎八卦,附以卦辞和爻辞,始称后天八卦,周公再发展,附以彖传,作为治国理政的方略。

到孔子的时候,精心研究,著述象传,系辞,卦序,杂卦传等文章,和彖传合称易经十翼。从此易经固定成文,加以流传。自然不会是姜子牙所写,但是他可能也有研究。

易经和佛经哪个更早出现的?

易经更早

传统的说法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

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后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

《十翼》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与再传++作品。它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但根据记载,《十翼》的分类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类方法并未达致统一。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

[编辑] 现代的说法

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易经》、《道德经》和其它书籍,是现存《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著的〈系辞传〉上、下,但并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

周易概括50字?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易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远古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其中的《连山》和《归藏》据说已经失传了,我们讲的《易经》,通常指的都是《周易》。

《周易》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即: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分为《上经》和《下经》,象征阴阳。《上经》三十卦,象征阳;《下经》三十四卦,象征阴。一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二是传文,是对++的解释,称为《十翼》,即:《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书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农业等丰富的知识,古人最初是用它来预测国家大事的,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从中汲取智慧,形成了独特的易学文化。现代的计算机二进位制,就是德国科学家根据周易的阴阳理论而发明的。

什么是“易”,《周易正义》云:“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叠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

简单的说,易就是“变化”的意思。易有三层含义:简易、变易、不易,简易指的是天地万物最简单最根本的规律,变易指的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规律,不易指的是天地万物各自定位而不能变更的规律,三者其实阐述的都是天地万物演变的规律。《周易》就是讲述天地万物演变规律的哲学书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易经考研中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易经考研中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易经是不是姜子牙写的_易经和佛经哪个更早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