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寇思想?

 黄巢和李自成都把游击战思想变成了流寇思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其一、流寇思想没有根据地的观念,不去建立政权,不愿意做艰苦的工作,而只想用流动游击的方法来扩大影响力。所以黄巢在求任广州节度使不成后,放弃了“欲据南海之地,永为巢穴”的根据地思想,重新采用流寇主义的策略。

其二、流寇思想扩充军队的办法是“招兵买马”“招降纳叛”,不论将领的价值观念及忠诚度如何,也不管入伍士兵是流氓、兵瘩还是农民子弟,一律照单全收。这样,军队虽多,却显得臃肿不堪,一群乌合之众聚集在一起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其三、流寇思想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攻城略地的目的只是为了掠夺财富,纵欲享受,而不是为了进步。因此,他们很容易腐化和败亡。

什么是流寇思想?

一、定义

只愿意流动作战,不愿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称为流寇思想。

二、根源

红军中游民成分占了很大的数量,特别是南方各省有广大游民群众的存在,红军中的流寇主义就产生了。

三、表现

1、不愿意建立根据地,以扩大政治影响;只愿意用流动游击的方法扩大政治影响;

2、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扩大红军;

是指一种不负责任、不稳定、不安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通常表现为对社会规则和道德价值的漠视和无视,以及对个人责任和义务的逃避和推卸。

这种思想和行为方式常常会导致个人和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

流寇思想的人常常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关注。

"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思想,三者密切结合,是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1)土地革命是这一思想的中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红军和革命战争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2)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建立革命武装,才能保卫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成果。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根据地就不能得到发展壮大,土地革命也没有保障。?(3)建立相对巩固的根据地,是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就会成为流寇主义,土地革命也无法深入开展。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内容包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其中: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三者有机统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寇主义中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寇主义中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什么是流寇思想 流寇主义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