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春节风俗是什么?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也就是祝人们步步高升了。

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哈尼族: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 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 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 的衣服去荡秋千。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习俗?

1.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2.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人们要去++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诞生的日子,这天是+++教历3月12日,也是++++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寺举行,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

4.藏族采花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是为了纪念很久以前教当地人们开荒种地、织布缝衣,采花为人们治病的一个女子,慢慢形成了采花节。

5.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的古老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形式。

拓展资料

我国一共有56个少数民族,一共有两个特点:第一,小聚居和大杂居。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有哪些风俗?

少数民族的习俗有:

一、藏族习俗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二、彝族习俗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前一天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到来的这一年里雨水充足。

三、壮族习俗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四、布依族习俗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五、满族习俗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少数民族春节风俗是什么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