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主要内容?
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一.文学史的前期工作
1、正史记载。(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了文学发展的线索。此后,一些正史中的《文苑传》或《文艺传》,大都沿袭《后汉书》的体例。
2、在目录学著作方面,班固在刘歆
《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中的《诗赋略论》对诗和赋的发展有初步的描述。此后,一些目录学著作,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的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
3、文学评论
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注》(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之作。
在诗文评方面,(梁)刘勰《文心雕龙》中
《明诗》以下20篇论及许多文体的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的精彩论述。(梁)钟嵘的《诗品序》,对文学的发展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
二、文学史与文学本位(一)、文学史
.文学史是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二)文学史研究的几个层面
1、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2、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
3、文学作品。
4、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文学理论是指导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是文学创作完成以后在读者中的反应。文学的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
中华绪论中华文化中国文化区别?
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化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下面以中华文化为主体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中华文化代表了文明的源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录下来的历史。据此发现,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中国发展史的导读,怎么写?
中国发展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以下是一个中国发展史的导读范文:
中国发展史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话题,它涉及到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本导读将从中国历史的角度,介绍中国发展史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首先,中国发展史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2000年,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从夏朝到清朝,中国经历了许多朝代和政权的更迭,这些朝代和政权对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国发展史的历史背景是指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环境。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中国发展史的发展历程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夏朝到清朝,中国经历了许多朝代和政权的更迭,这些朝代和政权对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汉朝的统一和唐朝的繁荣,对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发展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文化多元化等。从中国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的绪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的绪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