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反哺的典故是什么?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示例:~,天下归心。 ★东汉·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乌鸦反哺古代故事?

故事如下:

在一棵大树上,乌鸦妈妈生下了几个乌鸦蛋,在乌鸦妈妈的照顾下,小乌鸦们一个个破壳而出。为了让小乌鸦健康长大,乌鸦爸爸和妈妈到处捉虫给小乌鸦吃。终于有一天,小乌鸦们展开翅膀,飞上了天空,乌鸦爸爸和妈妈很高兴。小乌鸦整天在外面玩,累了就飞回家吃小虫子,日子过得很快活。

  一天,小乌鸦们回到家,看见爸爸妈妈疲惫的躺在巢里,小乌鸦们奇怪的问:“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了?”乌鸦妈妈含泪说道:“孩子们,我们飞不动了,不能给你们捉虫子吃了。”小乌鸦们懂事的说:“我们不会扔下你们不管的,我们去找虫子给你们吃!”说完,小乌鸦们就出去找虫子,不一会儿,他们就带着各种虫子飞了回来,喂爸爸妈妈。看着聪明懂事的小乌鸦们,乌鸦爸爸和妈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乌鸦反哺是一个比喻,源自于古代寓言故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中的一则故事。讲的是吕布与董卓在战争中的故事。

吕布被董卓招安后,董卓给吕布安排了++厚禄,但是吕布并不满足,想着如何离开董卓。

一天,他看到一只乌鸦将食物放在一只狐狸的口中,狐狸就回报了乌鸦。

吕布得到启示,便开始向董卓献策,说自己可以假装投降,并引诱董卓的部下背叛董卓。最终,吕布成功离开了董卓,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之路。乌鸦反哺就是指一个人得到帮助后,回报恩情,帮助原来帮助他的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反哺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反哺的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乌鸦反哺古代故事,历史反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