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的人有谁?
志存高远有陈涉、曹操、孟子、王姬昌、苏轼、王勃等等,是形容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事业上有抱负、追求卓越的人。志存高远出自三国·诸葛亮《勉侄书》。
志存高远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出自:三国·诸葛亮《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有哪些历史人物志存高远?
志存高远的历史人物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陈胜:秦朝末年的陈胜胸怀大志,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
李时珍:明朝时期的李时珍背弃父亲要他读八股文科举入仕的愿望,阅读医书《神农本草》,并发现其中很多中药没有详细记载,于是他决心认真编写一部详尽的医书,历经30多年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
祖逖:东晋时期的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司马光: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写出了《资治通鉴》。
茅以升:茅以升在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为人们造一条结实的桥。为了实现愿望,他刻苦学习,考上了桥梁建筑专业。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上是一些历史人物志存高远的代表,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成就,但都展现了追求远大理想的精神和行动。
志存高远形容哪个人和他的小故事?
志存高远出自诸葛亮的《勉侄书》。可以用来形容,历史人物中的苏秦。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搞得“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感叹说:“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苏秦苦读太公《阴符》之时,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锥自刺其股。
志存高远形容诸葛亮,出自:三国·诸葛亮《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志存高远的意思为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
志存高远的人物是谁?
“志存高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勉侄书》。 至于“志存高远的人物是谁?”,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因为“志存高远”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人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志存高远 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志存高远 历史人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